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玉芝  戚琳 《临床荟萃》1994,9(13):585-586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我国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目前对IJP的治疗已有较多报导,但其治疗效果各异,本文对我院30例ITP病人的治疗情况及其疗效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MTZ与Ara-c联合治疗AML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观察30例ANLI患者应用MTZ并Ara-c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观察并比较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2周后外周血的变化。结果:MTZ并Ara-c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57%,部分缓解率为30%,总有效率为87%。其骨髓抑制率为100%,肝损害发生率为17%。MTZ并Ara-c治疗第一疗程后外周血白细胞显著降低(P<0.005),血小板显著增加(P<0.001)、血红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第二疗程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较第一疗程后显著增加(P<0.01),血红蛋白显著增加(P<0.01),血小板显著增加(P<0.001)。结论:MTZ并Ara-c是AML的有效治疗方案,其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肝损害。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
程玉芝  王铭 《临床荟萃》1996,11(17):776-777
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RITP)是指用皮质激素、肝切除、免疫抑制剂经适当剂量和治疗时间仍无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年来已有多种新的治疗方法,多数是通过免疫机制达到治疗效果,各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达那唑(dnnazol,DNZ) 达那唑是人工合成的17烷基雄激素,其性刺激极轻微。达那唑的剂量一般为400~800mg/d,治疗时间至少2月,治疗开始后中数时间2.7±3月开始见效。如短于6个月,复发较多见,Majerj用DNZ治疗18例RITP。方法:DNZ200mg每天2次,连服3个月,结果5例完全缓解,随后以小剂量维持,随访一年未复发,6例部分缓解,2例在小剂量长期治疗中出现较好的反应,7例无效。国内吕世藩治疗12例RITP,10例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血液病患者伴发弓形虫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应用PCR/DNA探针技术 ,直接检测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弓形虫病原体DNA ,并与正常人及同期住院其它类患者比较 ,探讨不同血液病患者的易感性。对象和方法1 病例分类及标本采集1.1 研究病例为 1996~ 1999年的住院或门诊血液病患者 ,采集患者的血样 ,共计 16 3例。包括 :①贫血 5 2例 ;②白血病93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47例 ,慢性粒细胞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6例 ,复发及难治性白血病 2 0例 ;③其它类型血液病 18例 ,主要为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及某些其它出血性疾病。1.2 收集同期内健康查体、外伤及其它…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8岁,农民。因头晕、乏力18年,加重伴发热2月,于1991年4月10日入院。1973年分娩第4胎时,出血量较多。此后经常头晕、乏力、畏寒,精神不振,闭经,食欲减退。曾到省级医院检查,诊断“席汉氏综合征”间断服用强的松、甲状腺素等药,尚能坚持一般体力劳动。近2个月,而黄乏力明显加重,低热,但无出血倾向。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转来。体检:T37.3℃贫血貌,发稀疏,腋毛、阴毛脱落。皮肤粘膜未发现淤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骨下端压痛,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平坦,肝肋缘下1cm 剑突下3cm,质韧,触疼。脾平卧位甲线7cm,乙线10cm,丙线2cm,质韧,触疼。辅助检查:Hb80g/L,WBC90×10~9/L,分类见幼稚细胞占0.70,PC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  3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经外周血、骨髓象及组化染色检查确诊 ;化疗不满 1个疗程者 ,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者不统计在内。2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按入院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8例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14~ 6 6岁 ,中位年龄 30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2例 ;其中 3例为复发者 ,4例为完全缓解后巩固治疗者 ,共化疗 30个疗程。对照组 2 0例 ,男 9例 ,女 11例 ;年龄 16~ 6 0岁 ,中位年龄 2 8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例 ,急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法检测了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和sTNFR-Ⅱ)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显示,①初发未治组及复发难治组血清sTNFR-Ⅰ和sTNFR-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骨髓缓解组血清sTNFR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AL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01);②血清TNF-α水平与sTNFR-Ⅰ呈显著性正相关(r=0.684,P<0.01),与sTNFR-Ⅱ无相关性(r=0.310,P>0.05);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0.748,P<0.001;r=0.384,P<0.05);③30例初发未治者治疗前血清sTNFR-Ⅰ<0.89μg/L、sTNFR-Ⅱ<1.43μg/L者的BMR率(70.0%、61.5%)明显高于sTNFR-Ⅰ≥0.89μg/L、sTNFR-Ⅱ≥1.43μg/L者的BMR率(χ  相似文献   
9.
程玉芝  王利敏 《临床荟萃》1996,11(19):895-895
我们于1992年3月~1995年4月用长春新硷(Vincristine,VCR),阿糖孢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强的松(Prednisoum,Pre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1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本组病例根据临床、血象、骨髓象及细胞化学染色,按FAB分型,L_15例,L_28例,L_34例。其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5例。男11例,女6例,年龄范围14~65岁,中位年龄38岁,初治15例,复治2例。 1.2 治疗方法 VCR2mg/日静推,第1、8、15、22天,Ara-c100~150mg/d静滴第1~7天(或1~5天)15~21天(或15~19天)Pred 45~60mg/d口服第1~14天,15天逐渐减量至28天停用。诱导缓解期每2周检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可寄生于人体除红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组织细胞内,所以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具有复杂的临床表现,致使诊断困难。本文综述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以便有助于临床诊断工作。一,流行病学资料弓形虫在人类感染极为普遍,全球性分布。据报道日本居民血清学调查抗体阳性率为20—30%,欧美为32—84%,非洲一些国家为2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