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5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经验,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11月为500例患者施行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其中男293例,女207例,9~76岁,平均44.6岁;其中肾上腺手术176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75例,肾盂切开取石术10例,单纯肾切除术26例,根治性肾切除术31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肾输尿管全切术18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9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9例,输尿管成形术11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33例。并对15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与18例开放式肾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484例(96.8%)完成手术,其中1例因大出血于手术次日行开放手术;术中膈肌穿孔1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无大血管破裂、腹腔内脏器损伤、死亡等并发症发生;中转开放手术16例。肾切除手术中,后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康复时间少于开放组。结论:后腹腔镜手术适于治疗肾上腺、肾、输尿管及精索静脉疾病,具有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HLA DM位于HLA Ⅱ类基因区的DQ/DP位点之间 ,参与HLA Ⅱ类抗原提呈外源性抗原的过程 ,并有一定的多态性。有文献报道HLA DM与类风湿性关节炎[1] 、糖尿病[2 ]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本文用PCR/SSO的方法对湖南籍汉族人群进行HLA DM的DNA分型 ,以了解DM多态性在湖南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收集湘雅医院的献血者 ,82人 ,其中男性 4 9人 ,女性 33人 ,年龄 2 0~ 5 0岁。均健康且连续三代为湖南籍人。1 2 主要试剂 引物和探针参照 12届国际组织相容性会议(12thIHWC)所定方法由上海生物工程公  相似文献   
3.
2005年至2006年间,在皖南休宁县和屯溪区农村集中网报并纳入特殊疾病救治的有3个病人,其中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2例,救治成功1例。对前后3例的救治情况比较研究,认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救治管理的核心环节有三:一是提高居民的择医意识,及时到专科诊治是救治成功的前提;二是提高基层医生专业知识水平,及时发现及时转医是核心环节;三是提高医院专科的救治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优化救治队伍,做出快速的反应,做到有效施治是救治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合酶 (NOS)神经、内皮素 (ET) -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改变和意义。方法 运用 NADPH组织化学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 1 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不全梗阻性膀胱及 1 0只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无梗阻性膀胱的兔血浆、尿液及膀胱平滑肌组织中 ET- 1和膀胱平滑肌中 NOS神经进行研究。结果 实验组兔膀胱体、膀胱颈部粘膜及膀胱体平滑肌 NOS神经均明显减少 (膀胱体粘膜为 P<0 .0 5,膀胱颈粘膜为 P<0 .0 1 ,膀胱体平滑肌为 P<0 .0 5) ;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浆与尿液中 ET- 1含量均明显增高 (血浆 3 w组与血浆 6 w组均为 P<0 .0 5;尿液 3 w组与 6 w组均为 P<0 .0 0 1 ) ;实验组较对照组膀胱体部平滑肌组织 ET- 1含量明显升高 (P<0 .0 5)。结论  NOS神经的减少和 ET- 1的上调对兔不全梗阻性膀胱的功能和结构变化具有一定作用 ,为梗阻性膀胱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血浆、尿液中 ET- 1在兔不全梗阻性膀胱中的含量上调 ,并可作为膀胱出口梗阻诊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肾孤立性纤维瘤进行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左肾,1例来源于肾实质,1例与左肾盂关系密切,临床、影像学诊断为左肾癌,均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肿瘤大体为球形或表面略分叶状的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镜下梭形细胞呈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部分与胶原纤维混杂,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未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4及CD99阳性,S100,SMA,CKpan,P63,HMB45均为阴性,确诊为肾脏孤立性纤维瘤,2例均随访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肿瘤,临床及影像学上易误诊为肾癌或肾盂癌,免疫组化CD34阳性表达是其病理学特征性表现,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长期随访是治疗肿瘤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对荷瘤兔乳腺癌转移前哨淋巴结(SLN)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24只兔VX2乳腺癌模型,建模2~3周后对其行CEUS、VTIQ以及联合两种诊断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比较3种方法对SLN的检出率,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CEUS、VTIQ及CEUS联合VTIQ三种方法对SLN的检出率分别为84.38%(27/32)、75%(24/32)、90.63%(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诊断转移性SLN(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0%、71.43%、70.37%,VTIQ诊断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4.71%、85.71%、70.83%,CEUS联合VTIQ诊断MSL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45%、71.43%、89.66%,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联合VTIQ有助于提高诊断MSLN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超声分子影像学在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出现,靶向性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靶向机制,超声造影剂可在分子水平无创性显示炎性反应、血栓、肿瘤的血管形成等,并且分子生物学和超声医学的良好发展前景,将为超声分子影像学开辟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超声对肿瘤新生血管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持续的血管生长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 )能较好地反映血管生成活性[1] ,但其无法在术前检测。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快捷、易操作、在活体上可重复实施、能显示肿瘤全貌及生理病理特性的检查方法 ,可用于术前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和预测预后 ,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2 ] 。一、肿瘤微血管的形态学和分布肿瘤组织内微血管最初由两个平行排列的内皮细胞以生芽的方式形成实心条索 ,以后逐…  相似文献   
9.
结合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提高病理诊断率,解决临床医疗难题.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3年余,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2级,各组淋巴结2/10 (腋下0/8,前哨2/2),IHC:ER(+)约80%,染色强度为中度,PR (-) ,c-erbB-2 ( -);ki67 指数5%;p53 ( -). 依次行多西他赛化疗四周期,口服瑞宁德内分泌治疗六个月,口服中药治疗两年(一年口服三个月) ,现经CT发现肝左内叶可疑病灶,为进一步确诊病灶有无及性质来院超声科行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经验。方法输尿管下段嵌顿性结石患者35例,左侧16例,右侧19例,单侧输尿管多发性结石2例,结石最大直径1.3~2.5 cm,平均直径(1.85±0.50)cm,均采用经腹腔途径完成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术,术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及手术部位引流管,其中5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取石并切除狭窄段后施行输尿管膀胱再接术。结果3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经腹腹腔镜切开取石和5例兼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全部成功,效果满意。手术时间30~130分钟,平均(65.30±28.14)分钟,术中出血量10~150 ml,平均(40.57±26.51)ml,术后住院时间5~10天,平均(6.92±1.15)天。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4天,平均(3.80±1.33)天。术中均未见肠管及邻近脏器损伤,术后未发生感染、漏尿,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者未出现输尿管反流和输尿管下段再狭窄。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术,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