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将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载入壳聚糖温敏凝胶,构建双缓释体系,检测凝胶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乳化缩聚法制备黄芩苷-明胶微球(gelatin microspheres,GMS);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溶液和β-甘油磷酸钠(β-glycerophosphate,β-GP)溶液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观察在37℃的成胶情况,选择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浓度的黄芩苷-GMS与BSA共混于壳聚糖凝胶溶液,测定载药后的成胶情况及黄芩苷和BSA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成功制备了黄芩苷-GMS,载药率5.62%,包封率72.05%;1.8%壳聚糖溶液与9%的β-GP混合10min后可获得状态良好的凝胶;加载两种药物后的凝胶溶液相转变时间未发生改变;30d时低浓度组累积释放了63.79%,两个较高浓度组分别释放了74.86%、77.63%。结论:壳聚糖温敏凝胶可以同时负载黄芩苷-GMS和BSA两种药物,在室温下呈溶液状态,37℃下经过10min可转变成半固体凝胶,在体外释药可达30d。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双缓释制剂的制备和释药性能检测为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随机抽取2013年10月~12月本中心肺部感染患者60例,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60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了三种抗菌药物,分别为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和三代头孢类的头孢哌酮钠和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为主。合理对症地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使药物的有效性发挥最大作用,还能大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并鉴定、纯化其表达产物。方法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15b-Fim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感受态细胞;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以抗6×His Tag单克隆抗体为一抗,Western blot鉴定、Co2+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克隆的FimA基因序列及插入表达载体中的FimA序列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100%同源性;IPTG诱导后Western blot鉴定4.1×104处有目的蛋白表达;Co2+柱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高浓度FimA蛋白。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15b-FimA,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制备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研制开发预防牙周炎的亚单位蛋白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筛选多种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共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为针对多种Pg设计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疫苗提供候选靶抗原.方法 应用超速离心法提取PgATCC33277、Pgw83、Pg301和Pg381菌株外膜蛋白,SELDI疏水性蛋白芯片H50检测OMP,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4种菌株OMP质谱图.结果 OMP质谱图显示,PgATCC33277、PgW83、Pg301和Pg381分别有71、74、76和72个蛋白质峰,并存在13种共同OMP;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蛋白库中鉴定到一种已知蛋白gil116636495,其功能尚不清楚.结论 发现13种共同OMP可作为牙周病疫苗候选抗原,证实基于SELDI-TOF-MS技术适合检测小相对分子质量(<20000)、低丰度、疏水性蛋白,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大规模寻找Pg的共同OMP.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芩的有效成份黄芩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矿化成骨等功能活性的影响,研究黄芩对人牙周膜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贴块联合胶原酶消化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hPDLCs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10、1.0、0.1、0.01mg/L)对hPDLCs增殖、矿化成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mRNA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结果:0.1mg/L的黄芩苷对于增加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作用最强;适宜浓度的黄芩苷可以降低RANKL/OPGmRNA比值。结论:黄芩苷能促进hPDLCs的增殖和成骨作用,该作用可能与RANKL/OPG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经我们改良的差速贴壁法结合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低浓度血清的培养方法对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进行分离和原代纯化培养,探讨建立嗅粘膜嗅鞘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 对差速贴壁后的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交替应用含10%胎牛血清和含2.5%胎牛血清、NT3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嗅粘膜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p75NTR和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和纯度检测.结果 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形态多呈双极、三极,伴有细长的突起.p75NTR和GFAP染色均呈阳性反应,体外培养9 d时纯度可达83%.结论 差速贴壁法结合低浓度血清和NT3应用可以分离培养出人胚嗅粘膜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urvivin联合Bcl-2siRNA对舌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实验分空白组、脂质体组、阴性干扰组、Survivin干扰组、bcl-2干扰组、Survivin/bcl-2干扰组,以舌癌细胞系Tca-8113为研究对象,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分别和同时沉默下调Survivin和Bcl-2两种基因的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比较各组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转染24h后可见Survivin/bcl-2干扰组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体积缩小变圆,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内侧,核碎裂,电镜下呈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并有凋亡小体出现,MTT显示细胞生长明显抑制,MCF检测凋亡率分别为空白组0.85%、脂质体组2.46%、阴性干扰组3.06%、Survivin干扰组15.48%、bcl-2干扰组11.02%、Survivin/bcl-2干扰组29.18%,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转染阴性siRNA及脂质体组无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特异性Survivin联合Bcl-2siRNA双基因沉默下调较单基因沉默下调作用显著增强,并且能有效抑制舌癌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联合应用二维液相色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phase fractionation,PF2D)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技术,筛选多种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共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为针对多种Pg设计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疫苗提供候选靶抗原.方法 超高速离心法提取Pg301、PgATCC33277和PgW83菌株OMP,应用PF2D目标蛋白快速分离系统分离OMP,对比分析得到共同OMP,用MALDI-TOF/TOF-MS串联质谱结合数据库搜索,确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结果 第一维色谱聚焦分离,3株Pg共获得99个蛋白质样本;选定OMP组分B7,进行第二维反相色谱分离,3株Pg共确定了8个共同的蛋白色谱峰,运用MALDI-TOF/TOF-MS对蛋白样品进行鉴定,结果 确定了其中一个为已知的蛋白精氨酸-牙龈素A.结论 PF2D分离系统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结合MALDI-TOF/TOF-MS串联质谱技术,可用于鉴定Pg的共同OMP.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芩苷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双缓释制剂联合应用对小型猪牙周组织的再生作用。方法:建立小型猪牙周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双缓组——壳聚糖温敏凝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液(rhBMP-2)+黄芩苷-明胶微球(GMS),单黄组——壳聚糖温敏凝胶+黄芩苷-GMS,BMP组——壳聚糖温敏凝胶+rhBMP-2液,阴性对照组——空白凝胶。在建模前、后6周,治疗后4周和8周检查牙周病的相关临床指标,龈沟液IL-1β、TNF-α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于治疗后8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1)各组在治疗4周、8周后,临床检查指标及龈沟液IL-1β、TNF-α检查水平与建模6周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双缓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各组(P<0.05),且各项指标呈持续改善状态。X线片显示,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骨密度及牙槽骨高度都有所增加,其中,双缓组骨密度及高度增加最为显著。(2)组织学改变:治疗8周后,阴性对照组牙周组织炎症反应明显,无明显修复反应;其他3组可见不同量的新生骨质。其中,双缓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修复反应最为明显。结论:黄芩苷和rhBMP-2联合应用能更好地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为黄芩苷和rhBMP-2双缓释体系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PEF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PEF水平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