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方法在临床教学中,通过启发式教学,从血尿病因分析出发培养实习医师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结果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是提高实习医师临床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存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 对因BPH导致下尿路症状的47例男性患者(平均72岁)行TUR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IPSS和QOL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压力-流率检查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影响IPSS及QOL评分的因素.结果 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例前尿道狭窄,1例逆向射精,6例急迫性尿失禁加重,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手术前、后IPSS及其刺激、梗阻评分分别为(22.7±4.9)与(10.5±5.8)分,(10.5±5.8)与(6.3±3.5)分,(12.1±3.9)与(4.2±3.3)分,QOL评分为(4.6±0.9)和(2.3±1.3)分,最大尿流率为(5.8±2.9)和(12.4±5.2)ml/s,残余尿量为(99±16)和(34±1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随访时间、前列腺体积和急迫尿意时膀胱容量与术后IPSS有相关性(r=0.751,P<0.05),术后随访时间和年龄与术后QOL评分有相关性(r=0.470,P<0.05).结论 TURP对存在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的IPSS、QO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影响IPSS和QOL评分的相关因素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38例行MRI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108例,单纯肾切除术37例,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12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5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例,术中探查肿瘤无法切除7例,各种原因未手术者11例;病理结果:手术切除的171例中透明细胞癌119例(69.6%),颗粒细胞癌32例(18.7%),混合细胞型癌16例(9.4%),梭形细胞癌4例(2.3%);本组182例中135例(74.2%)获得随访,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53/62)、61.9%(13/21).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肾细胞癌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发现、早期行肾癌根治术是提高肾细胞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田惠忠  陈晓 《北京医学》2007,29(8):465-467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21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2例手术探查时确诊.1例发病6h以内者采用手法复位成功,10例行睾丸固定术,12例行睾丸切除及对侧睾丸固定术.22例手术者均为鞘膜内型扭转.10例保留睾丸者中8例随访1~3年,2例患侧睾丸萎缩;12例切除睾丸者中9例随访6个月~5年,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健侧睾丸大小、血供正常.结论应高度重视睾丸疼痛患者,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手术探查对提高睾丸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PBL,Problem-Based Learn)教学法用于医患沟通理论课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分别使用传统讲授式和PBL教学法进行医患沟通理论课教学,利用授课教师自评、非授课教师评估和学生评价的方式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和积极性评价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BL教学法的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逻辑性、合理性和沟通技巧显著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的学生。结论:PBL用于医患沟通理论课教学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十年间对 2 2 5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处理经验。方法 用B超、IVU和CT进行急诊检查 ,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89.31%、6 5 .31%及 10 0 %。结果 肉眼血尿 135例 (6 8.18% ) ,有合并伤 79例 (35 .11% ) ,休克 36例 (16 % )。手术治疗 15 6例 ,保守治疗 6 9例 (71.11% )。 2 17例痊愈 ,死亡 8例。术后出现尿瘘 8例 ,再发血尿 5例 ,肾周血肿 3例。结论 血尿轻重与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诊断上应首选B超和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肾脏损伤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慢性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以尿频、尿急、间断性膀胱区不适,以及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盆底疼痛(CPP)为临床特征的多病因的临床状态.一旦存在CPP后,CPP会变成IC所有症状中占有优势地位、持久且令人痛苦的症状.迄今为止,IC及其继发CPP的诊断及治疗仍是泌尿外科疾病中的棘手问题[1].  相似文献   
8.
肾脏嗜酸细胞瘤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嗜酸细胞瘤是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国内文献报道不足30例。我院从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肾移植病例术后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病理检查结果 ,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排斥组 (AR组 )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组 (ATN组 )进行分析。结果 :①AR组长径、皮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 ,AT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R组尚可见到肾锥体增大、膨隆、回声减低等二维声像图变化。③以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 0 .7为标准 ,AR组和ATN组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AR组和AT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④经有效抗排斥治疗AR组RI值平均 1周左右先于二维声像变化恢复 ,二维声像图变化平均于 4周左右恢复 ,而ATN组RI值平均在 3周左右恢复正常。结论 :彩色超声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惠忠  陈晓 《北京医学》2006,28(7):418-420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05年3月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治疗肾结石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2~69岁,平均45岁.结石长径为0.7~2.5cm,单发性结石4例,多发性结石8例.其中鹿角状结石3例,双肾结石2例,孤立肾并肾结石1例,有开放手术史2例.结果12例均行一期穿刺取石,1次取石11例,2次取石1例;单通道取石10例,双通道取石2例.结石清除率为83%;平均手术时间135min;术中明显出血1例;平均住院12d.结论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