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USC8调控miR 137对宫颈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qPCR检测TUSC8和miR 137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差异,分析TUSC8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USC8与miR 137之间的相互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抑制TUSC8后宫颈癌细胞侵袭行为的变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抑制TUSC8后宫颈癌细胞迁移行为的变化情况;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抑制TUSC8后宫颈癌细胞的成瘤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TUSC8和miR 137的表达水平均相对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SC8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期相关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分期越高,TUSC8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越高,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TUSC8的表达也相对较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TUSC8能与miR 137的3’ 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miR 137的表达与活性;抑制TUSC8的表达后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TUSC8后宫颈癌细胞的成瘤能力受到相应的抑制。结论 TUSC8可以调控miR 137的表达影响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伴有软骨基质分泌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其组织起源。方法收集5例伴软骨基质分泌的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患者年龄37~48岁,组织标本切面灰黄或灰褐色,结节状,界限尚清。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软骨粘液样或透明软骨样基质呈巢状,条索状排列,密集的瘤细胞可聚集于周边,中央区细胞稀疏,周边肿瘤细胞向基质移行中无梭形细胞肉瘤样成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例均同时表达CK、Vim及S-100,但不表达ER、PR、Her-2。结论伴有软骨基质分化的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罕见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临床过程与普通非特异性浸润性乳腺癌无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GA)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G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术后病理证实8例GA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病例中7例单发,6例位于胆囊体部,1例位于胆囊底部;1例多发(3枚),分别位于胆囊底、体部;2例癌变。8例GA10枚病灶中,分叶状6枚,类圆形4枚;宽基底7枚,窄基底3枚。病灶直径约0.8-2.3cm;2枚癌变病灶直径大于2.0cm,邻近胆囊壁不均匀增厚。CT平扫呈等、低密度,CT值约23-47HU;三期增强扫描9枚病灶中度及明显强化,以门脉期强化较显著,强化范围在48-102HU之间,其内无出血、坏死及钙化。结论 GA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21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iR-21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MTT实验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免疫印迹与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1与PDCD4蛋白的调控关系,使用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21对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使用浓度为0、20、40 nmol/L的miR-21-inhibitor慢病毒转染后的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速度分别为(81.24±4.65)×10`4、(72.15±6.19)×10~4、(70.25±5.59)×10~4、(52.92±7.08)×10~4,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miR-21表达后,PDCD4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应下调,且转染miR-21-inhibitor后,野生型PDCD4-3'非翻译区的表达活性受到一定程度抑制。抑制miR-21表达后,乳腺癌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受到抑制,miR-21-inhibitor组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及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通过调控PDCD4蛋白的表达以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CK8、CK17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4例(Ⅰ级20例,Ⅱ、Ⅲ级24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和正常宫颈组织20例中的CK8、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鳞状上皮CK8、CK17均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92%,其表达均以中等强度及强阳性为主;CIN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8.3%和58.3%,以中等强度为主;CIN低级别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30%,其均以弱及中等强度为主。结论 CK8、CK17的阳性表达率及程度与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CK8、CK17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58岁。体检发现左附件包块2个月,左下腹间歇性疼痛3天。查体:腹部左侧附件区触及鸡蛋大包块,轻压痛,无反跳痛。B超示左侧附件区囊性肿物,大小7cm×6.3cm×5.7cm。实验室检查:血CEA6.97ng/ml(正常0~4.6),CA12511.79(正常0~35)U/ml。行全子  相似文献   
7.
田延龙  高晓  田伟  吴宏培 《吉林医学》2013,(25):5220-5221
目的:探讨软组织骨化性纤维粘液样肿瘤(ossifying fibromyxoid tumor of soft tissue,O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3例OF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HE形态特点、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年龄45~70岁,病程2~5年。其中1例为鼻腔后鼻孔黏膜下,2例为四肢皮下。肿物直径3~6 cm,大体均有清楚界限,不完整的骨壳包绕,镜下肿瘤分叶状,瘤细胞形态一致,核圆形致椭圆形,核分裂像不易见。细胞间基质多为纤维粘液样,部分区域富于胶原及玻璃样变。肿瘤细胞表达Vim(3/3)、s-100(3/3),灶状表达desmin。结论:OFT是一种罕见肿瘤,生长缓慢,有特征性的骨壳包绕、均一的瘤细胞、显著的纤维粘液样背景等组织学特征及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29靶向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接受手术且术前未行任何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经细胞培养生长至80%左右时消化细胞进行传代和冻存。行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29在宫颈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实验检测miR-29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miR-29对宫颈癌细胞凝聚功能的影响;行双荧光素酶实验观察miR-29对CDK6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miR-29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降低[(1.23±0.45)vs(1.91±0.35),P0.001];LVmiR-29和LV-miR-Ctrl转染Hela、Siha细胞后,MTT实验证实miR-29显著抑制Hela、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证实miR-29显著抑制Hela、Siha细胞的凝聚能力;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29和CDK6之间有直接的结合位点,miR-29靶向调控CDK6的转录活性。结论 miR-29通过靶向调控CDK6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凝聚能力,可能作为新的宫颈癌靶向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高晓  田延龙  吴宏培 《癌症进展》2016,14(7):671-67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对宫颈早期癌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接受宫颈病理活检的患者260例,均进行高危HPV联合TCT检测,分析其与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HPV联合TCT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独检测方法,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联合TCT检测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最高(78.46%),Kappa值=0.52,一致性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中,病理活检诊断复发或残留10例,HPV联合TCT对残留或复发检测的特异性为93.33%,灵敏度为60.00%,阳性预测值为54.45%,阴性预测值为94.59%。结论 HPV联合TCT应用于宫颈早期癌变的诊断,检测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对宫颈病变术后残留及复发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