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持续泵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 tomy, PCNL)术中循环稳定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及康复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择期全麻下行PCNL术的复杂性结石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麻黄碱静注组(EP-V组,n=31)患者术中分次静脉注射麻黄碱6 mg纠正低血压,去甲肾上腺素静注组(NA-V组,n=31)患者术中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4μg纠正低血压,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泵注组(NA-P组,n=31)麻醉诱导前即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术中根据血压调节泵注剂量。记录3组患者累计低血压发生时间、低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以及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仰卧位转俯卧位后(T2)、碎石开始30 min(T3)、术毕时(T4)、术后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T0、T3、T5等3个时间节点患者血气分析中的血红蛋白值;记录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术前肌酐值、术后1 d肌酐值、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NA-P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低于EP-V组及NA-V组,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方法 全面检索关于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原始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纳入,对各研究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不符合遗传平衡分布的研究予以剔除.利用β纤维蛋白原基因的(AA+GA)基因型/AA基因型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进行分析.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包及Stata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算合并的效应指标.结果 8个原始研究共计1 807例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872例,对照组935例)进入了最后的数据合并.各研究间经齐性检验后未发现明显异质性,未发现发表偏倚.经采用Mantel-Haenszel 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的(AA+GA)基因型/EE基因型的OR值为1.54,95%CI为1.27~1.87(P<0.01).结论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相关,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全科医师对甲状腺减低性心脏病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例甲状腺减低性心脏病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均有典型的甲减临床表现,同时又具有心血管系统的特殊改变。结论:早期诊断并予以甲状腺素替代及改善心功能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并逆转心血管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左心室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维持及术后镇痛,观察组则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室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心室心功能、不良事件等。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长(P <0.05)。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SBP、HR、室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发生数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AP、SBP、HR、室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发生数有差异(F =42.653、71.521、32.845和21.584,均P <0.05);②两组患者MAP、SBP、HR、室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发生数有差异(F =31.568、67.152、33.685和19.635,均P <0.05)。③两组患者MAP、SBP、HR、室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发生数变化趋势有差异(F =100.365、312.652、98.563和142.512,均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LVEF、LVFS、E/A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LVEF、LVFS、E/A有差异(F =51.632、89.521和100.245,均P <0.05)。②两组患者LVEF、LVFS、E/A有差异(F =26.325、62.521和79.632,均P <0.05)。③两组患者LVEF、LVFS、E/A变化趋势有差异(F =263.512、415.321和492.321,均P <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左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避免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持续泵注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 tomy, PCNL)术中循环稳定的影响,并评价其对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及康复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择期全麻下行PCNL术的复杂性结石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麻黄碱静注组(EP-V组,n=31)患者术中分次静脉注射麻黄碱6 mg纠正低血压,去甲肾上腺素静注组(NA-V组,n=31)患者术中分次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4μg纠正低血压,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泵注组(NA-P组,n=31)麻醉诱导前即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术中根据血压调节泵注剂量。记录3组患者累计低血压发生时间、低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以及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仰卧位转俯卧位后(T2)、碎石开始30 min(T3)、术毕时(T4)、术后3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T0、T3、T5等3个时间节点患者血气分析中的血红蛋白值;记录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术前肌酐值、术后1 d肌酐值、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NA-P组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低于EP-V组及NA-V组,差...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8岁,农民,因上腹痛、消瘦半年于2009年12月3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进食后加重伴腹胀不适感,曾就诊于当地卫生院,予奥美拉唑胶囊等护胃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我院门诊胃镜检查示胃窦后壁结节状、菜花样新生物,侵及幽门,表面糜烂,充血水肿,有较大量渗出物附着.取材6块,质脆.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2岁,因全身皮肤黄染7天,反复晕厥发作3天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QT 511 ms,QTc 550 ms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诊断: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长QT综合征(LQTs),TdP。给予电复律、利多卡因、起搏器植入术、补钠、补钾、补镁、护肝、降黄、预防感染、补充白蛋白和补充血浆等综合治疗。好转出院。随访1年来患者未再发作Td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冠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本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 518例.分为单纯冠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  相似文献   
9.
背景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常植入保护性临时起搏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来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但上述2种方法均有较多缺陷。目前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不常规植入临时起搏器及静脉注射阿托品,而是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阿托品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现该方法效果较好,患者获益较大。而国内目前尚未见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及术中保护性临时起搏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对比研究。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与临时起搏器植入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8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品治疗组、临时起搏器植入组,4例患者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无反应而紧急行临时起搏器植入,10例患者术中未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未行阿托品及临时起搏心率干预,最终阿托品治疗组纳入58例,临时起搏器植入组纳入50例。记录阿托品冠状动脉内注射后起效时间(心室率>60次/min),临时起搏器植入所需时间,穿刺-球囊扩张时间,人均住院天数、费用,术前及术中平均动脉压、缓慢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以多巴胺10 μg•kg-1•min-1以上维持循环情况,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阿托品治疗组患者阿托品冠状动脉内注射后起效时间为(11±5)s,少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患者临时起搏器植入所需时间(360±120)s(t=20.54,P<0.001)。阿托品治疗组穿刺-球囊扩张时间、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均少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P<0.05)。术中阿托品治疗组平均动脉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临时起搏器植入组(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注射阿托品起效迅速,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大部分患者中疗效优于术前常规临时起搏器植入。  相似文献   
10.
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荟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RP(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关于CRP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原始研究,将符合人选标准的研究纳入。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包及stata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算合并的效应指标,基因多态性以OR及95%可信区间为效应指标。结果入选的8个冠心病与CRP多态性关系的原始研究采用Mantel—Haenszel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的(GC+CC)基因型/GG基因型OR值为1.18,95%CI为1.01~1.39,P〈0.05。按地域分层分析固定效应模型中国人群OR为0.85,95%CI为0.64~1.14,P〉0.05欧美人群随机效应模型其0R为1.35,95%CI为1.11~1.63,P〈0.05。结论CRP+1059G〉C基因多态性与欧美人群冠心病发病相关,但可能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无关,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