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酸蚀黏接技术在外伤牙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取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牙外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自酸蚀黏接技术固定外伤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技术固定外伤牙,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固定患牙3周后及3个月复查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基牙附着丧失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接技术固定外伤牙,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外伤牙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在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F组,n=20)、喷他佐辛组(P组,n=20)。两组病人均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随后分别静注芬太尼2μg/kg,喷他佐辛0.8 mg/kg。给药后经环甲膜穿刺、喉部表面麻醉,喉麻3 min时行气管内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 O2)值。结果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PaO 2、SaO 2与给药前相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PaC O2各观察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值升高,但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喷他佐辛组PaC O2各观察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值略微升高,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8 mg/kg喷他佐辛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中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醛染毒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变化,探讨甲醛的血液毒性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甲醛染毒剂量分别为0.2、2.0、20.0 mg/kg),每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甲醛染毒,分别在第1、2、3周检测小鼠体重增长、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在第1周和第3周时显著降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第1周时肾脏器系数显著下降,中剂量组在第2周以及3个甲醛染毒组在第3周时脾脏脏器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在第3周时心脏脏器系数也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在第2周时明显降低;3个甲醛染毒组在第1周、高剂量组在第2周时红细胞计数显著降低;3个甲醛染毒组在第1周、低剂量组在第3周以及高剂量组在第2周和第3周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醛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血液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技术应用于疟原虫薄血膜涂片显微图像自动检测的研究进展。在介绍自动检测技术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对现有自动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将其分为图像获取、前处理、形态学分析、图像分割、疟原虫计数与分类等步骤;然后详细综述了各步骤的原理和现有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自动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厚血膜的自动检测等有待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疟原虫图像的自动显微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与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基本信息,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判断CRP的诊断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KI组患者的体重指数、C反应蛋白含量、血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均高于非AK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术前CRP高表达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CRP预测A型动脉夹层患者术后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敏感度为86.4%,特异性为69.8%。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CRP与手术后发生AKI显著相关,是术后发生AKI及需RRT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国利  王暐  刘薇  滕金亮  李福龙 《重庆医学》2015,44(13):1796-1798
目的 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芬太尼对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地佐辛组(D组,n=20).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随后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给药5 min后环甲膜穿刺注入1%丁卡因注射液2 mL行喉部表面麻醉,喉麻3 min时在直视下行气管内插管.记录患者入室后,静脉注药前(T0),静脉注药后3min(T1),5min(T2),环甲膜穿刺时(T3),穿刺后3 min(T4),气管插管即刻(T5),插管后5 min(T6)各时刻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分压(SpO2)、BIS值;并记录各时刻的镇静程度.结果 两种药物都能有效地抑制穿刺及插管时血压、,心率等应激反应,但地佐辛组在慢诱导麻醉插管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 0.2 mg/kg地佐辛用于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优于2 μg/kg芬太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透病人中心静脉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3例中心静脉狭窄的血透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有同侧中心静脉插管史病人占61.54%,表现为上肢肿胀、静脉高压,中心静脉双侧病变1例,单侧病变12例,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闭塞各2例,头臂静脉狭窄3例,锁骨下静脉狭窄5例。采用球囊扩张术、锁骨下静脉-对侧锁骨下静脉旁路术、血透通路关闭术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血透病人中心静脉狭窄的临床症状严重,并影响了血透通路的使用和寿命,静脉造影仍是首选诊断方法,而治疗的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在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使用经导管溶栓治疗DVT,并按尿激酶用量、给药频率将患者分组,比较溶栓效果及随访结果差异。结果: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显示尿激酶溶栓对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的影响较大(P0.05)。尿激酶剂量及频次分别为12.5万U/d、25万U/d、50万U/d,血栓溶解率分别是(44.65±6.29)%、(54.10±6.74)%及(55.01±7.85)%,12.5万U/d用量血栓溶解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相同用量患者,2次/d的血栓溶解率高于1次/d(P0.05)。出院后随访,患者一般情况渐渐明显改善,且随访期间各指标总体评分渐改善(P0.05)。出院后1年肢体沉重、肿胀感基本消失。结论:尿激酶每日用量在25万U能达到较高的血栓溶解率和低的出血风险,且增加每日尿激酶给药频率,可以提高血栓溶解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7月—2019年 7月拟行肺切除术的 120例肺癌患者,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和复合 组,每组60例。术前麻醉诱导行肺切除术,术后单一组患者静脉输注舒芬太尼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复合 组患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 PCIA。术后 1、6、12、24、48 h对 2组患者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和舒适度评分(BCS)以评估镇痛效果;另在术前、术后 12、24、48 h、1周测定 2组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 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以及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 果 (1)与单一组相比,复合组患者术后 1、6、12、24、48 h的 VAS评分下降,BCS评分升高(P<0.01)。(2)复合组患者 术后12、24、48 h和1周时NK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及CD4+/CD8+均高于单一组,术后12、24、48 h时CD8+ T细 胞的水平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术后 12、24、48 h和 1周时 IFN-γ含量显著低于单一组,而同期 IL-10水平均显 著高于单一组(P<0.05或P<0.01)。2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 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PCIA对肺癌患者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舒适度和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时间、周期球囊扩张后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增生与动脉再狭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术前CT血管造影(CTA)提示股浅动脉狭窄超65%。根据球囊扩张压力、时间、周期不同分为4组:Ⅰ组(n=20)6 atm,2 min×1次;Ⅱ组(n=20)10 atm,2 min×1次;III组(n=20)6 atm,4 min×1次;Ⅳ组(n=20)6 atm,2 min×2次,间隔5 min。于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行踝肱指数测定(ABI)、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估不同球囊扩张压力、时间及周期对ABI、动脉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改善程度影响,并评估与滋养血管关系。结果不同压力、时间及周期球囊扩张术后3 d均能明显改善患者ABI指数、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ABI指数、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与术前、术后动脉外膜滋养血管增生情况相一致。结论球囊扩张可导致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动脉外膜VV显著增生,并且当球囊扩张压力超过一定程度,增生的强度与球囊扩张的压力、时间和周期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