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40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8月~2007年12月,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01例,其中无功能腺瘤15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9例,皮质醇增多症37例,嗜铬细胞瘤19例,髓样脂肪瘤13例,其他42例。结果5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瘤体过大腹腔镜操作困难,2例肿瘤与下腔静脉粘连紧密,2例出血;余396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270min,平均105min,术中失血20~1000ml,中位数45ml,2例术中各出血1000、800ml,输红细胞2U。术中下腔静脉破裂1例,膈肌破裂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364例随访1~64个月,平均23.9月,无远期并发症,361例良性肿瘤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应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尿道损伤后的瘢痕挛缩或缺损可导致狭窄,寻找理想的修复替代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尿道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和方法,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尿道黏膜组织奠定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04/2007-02在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完成.材料: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雄兔6只,体质量3.0~3.5kg;实验用Dispase Ⅱ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兔尿道黏膜组织,分离上皮采用Dispase Ⅱ工作液,上皮细胞间的分离采用混合消化酶(1.25g/L胰蛋白酶与0.2g/L乙二胺四乙酸等体积混合)消化,以差速贴壁法排除成纤维细胞.使用DMEM与F123:1混合培养液加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对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单纯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6代细胞进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正常尿道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为阳性对照组,以成纤维细胞铺片为阴性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生长、增殖情况.②采用活细胞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存活状态.③以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细胞鉴定.结果:①原代培养3-5d细胞逐渐生长融合成片,如铺路石状,细胞大小均一.生长期内均为单一的上皮细胞,无成纤维细胞混杂生长,细胞可传9-10代.②第4~6代细胞在免疫荧光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中显示良好形态.③免疫组织化学证实角蛋白染色阳性.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成功培养尿道上皮种子细胞.结果表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较快.经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鉴定为纯化的尿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传统门诊流程中存在的弊端及医院发展需求,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门诊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的方法及措施。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为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低耗的门诊新流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β亚型( ERβ)对小鼠睾丸发育及性功能调节的作用,观察了出生后 1,2,3,4周的小鼠睾丸和成年小鼠睾丸中 ERβ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出生 1,2,3,4周雄性昆明小鼠的发育过程以及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各 2只 ,分成 2组 ,第 1组 4只 ,第 2组 4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睾丸中 ERβ.结果小鼠睾丸中 ERβ的表达随出生时间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出生后 1,2周的小鼠睾丸中 ERβ主要分布于睾丸间质细胞,在出生后 3,4周小鼠睾丸中 ERβ分布于睾丸间质细胞胞质和细胞核,核仁呈阴性,成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中 ERβ分布较幼年小鼠密度增加.结论 ERβ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可能作为一种特异性受体通过睾丸间质细胞影响和调节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对生精过程和精子的成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归胶囊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存活率及活力的影响。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就诊的不育患者中,将弱精子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右归胶囊和五子衍宗丸,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精子存活率及其活力。结果:右归胶囊组治疗前精子存活率、a级、a+b级精子百分率分别为31.9%±16.9%,8.2%±3.7%,15.7%±13.9%;治疗后分别为65.7%±13.1%,22.5%±9.1%,47.6%±15.8%,五子衍宗丸组治疗前精子存活率、a级、a+b级精子百分率分别为31.7%±17.0%,7.9%±4.5%,16.9%±13.6%;治疗后分别为38.1%±11.1%,13.2%±6.8%,24.1%±10.9%。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归胶囊可提高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存活率及活力,疗效优于五子衍宗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显微外科与腹腔镜途径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7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组(36例)和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组(36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精液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配偶妊娠率。结果:显微外科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组(P<0.05);术后住院天数显微外科组为(2.2±0.7)d,腹腔镜组为(2.8±0.8)d,两组无明显差别;两组术后精子浓度、存活率和(a+b)级精子百分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均<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配偶妊娠率显微外科组为65.2%,腹腔镜组57.1%。术后阴囊水肿发生率显微外科组为0,腹腔镜组为16%;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比,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麻醉经济、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更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对早期多囊肾经皮肾穿刺治疗的体会。方法:对早期多囊肾,大囊肿在1-5个,在B超指引下行经皮肾穿刺硬化疗法治疗。结果:随诊1个月到13年,除1例没坚持复查治疗,肾功不全死于心衰,1例死于脑出血外,其余33例肾功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该方法疼痛小,并发症少,是对早期多囊肾治疗的一个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2μm激光气化切除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RevoLix2μm激光于骶管麻醉或表面麻醉下行经尿道气化切除7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男59例,女13例,年龄27~88岁,平均60.5岁。单发肿瘤60例,多发12例。肿瘤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G。级21例,G2级51例,肿瘤直径0.3~3.5cm。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min,术中出血量少,无闭孔神经反射、继发出血。所有患者术后均不需膀胱冲洗,77.8%的患者术后接受了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其他患者在5天之内开始膀胱灌注化疗,平均随访16.5个月(3~26个月),复发6例,肿瘤复发率为8.3%,无原位复发。结论:2μm激光气化切除术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高效、安全的方法,可灵活选择麻醉方式,并在减少膀胱穿孔及出血、减少术后冲洗、提高即刻灌注比例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人era基因这一人类新基因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根据人era序列设计并合成扩增引物,用PCR法从pUC19-hera质粒中扩增人era基因(h-era)全长cDNA和h-ERAC端的结构域基因,并分别克隆到(His)6融合表达载体pRSET-C和非融合表达载体pDH中,诱导表达(His)6-h-ERA融合蛋白和h-ERAC端结构域蛋白.用h-ERAC端结构域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h-ERA抗血清.用Western-b10t对兔抗h-ERA抗血清.进行了鉴定,并成功地制备了兔抗h-ERA血清.利用在大肠杆菌中高表达、纯化的(His)6-h-ERA融合蛋白,对已制备的兔抗人ERA抗血清进行进一步鉴定纯化获得抗h-ERA的特异性多抗;再对4月~5月人胎儿心、肝、肺、脾、肾等脏器和胃、小肠、睾丸、胸腺、胰脏及胆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人类4月~5个月胎儿心、肝、肺、脾、肾脏等脏器和胃、小肠、睾丸中均有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出现.胰脏、心、肺脏等呈高表达,脾脏、胃、小肠呈中等表达,睾丸、肝脏、肾脏呈低表达,胆囊、胸腺无免疫阳性表达产物出现.结论人ERA在人类正常胎儿不同组织中有表达,但人ERA蛋白在各种组织中分布情况有差异,可能是一种新型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UROC28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PUC-19-UROC28质粒为模板,扩增UROC28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序列,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酶切鉴定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 blot观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430bp,以此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UROC28,经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后显示5.4kb和430bp左右的两条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人UROC28cds序列一致。证明UROC28因已成功克隆到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Western blot证实pcDNA3-UROC28转染HEK293细胞24 h后有UROC28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UROC28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