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自噬作用被认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及环境依赖性,在有些肿瘤中表现为肿瘤抑制和促进相对立两方面影响,比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本文综述了自噬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自噬调节在雄激素剥夺期间的影响,讨论了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自噬作用所产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一些研究的报道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我们认为:自噬抑制并结合抗雄激素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游离碱电离平衡常数值的方法并测定罗格列酮游离碱的电离平衡常数.方法:将pH1.64、5.76、6.41、6.91、7.14、7.46、10.64的罗格列酮游离碱甲醇溶液分别在200~400 nm处扫描,并在选定波长312、317、326、330 nm处测定其吸收度,得到岁格列酮游离碱电离平衡常数值.结果:罗格列酮游离碱的pKa值为7.0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测定酸碱pKa值在2~9之间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国人胶质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的扩增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半定量的Differential PCR方法对113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EP)胶质瘤标本内的EGFR基因扩增情况进行了检测;对其中的83例进行了生存分析研究。结果:113例胶质瘤中存在EGFR基因扩增的有26例,其中低度恶性组中仅占3.5%,而在高度恶性组中占42.1%。生存分析显示:EGFR基因扩增对患者预后并无显著影响,而起病年龄、肿瘤病理分级、肿瘤生长部位及起病症状为失语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恶性胶质瘤中存在着较为广泛的EGFR基因扩增,但EGFR基因的扩增与胶质瘤患者预后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5.
张硕  王施杭  王越  那傲 《护理学杂志》2023,28(11):1-4+9
目的 建立与验证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识别躁动高风险患儿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收集全麻手术的1~6岁患儿651例,随机分为建模组(n=459)和验证组(n=192),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建模组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使用建模组和验证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苏醒期发生躁动160例(建模组113例,验证组47例),躁动发生率2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手术科室、身体约束、麻醉方式、镇痛治疗、留置尿管是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6个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的校正曲线显示模型准确度良好,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验证组为0.827。结论 全麻苏醒期患儿躁动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区分度,可为临床筛查术后躁动高危患儿提供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卒中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常与残疾、认知障碍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预测因素和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双椎动脉变异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附3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报道经血管造影证实的3例双椎动脉变异病例:2例为颅外段的椎动脉开窗畸形,其中1例伴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1例左椎动脉起于主动脉弓的变异;另1例为右侧椎动脉双起源变异,伴旁路血管内血栓形成。结合文献对这一现象的胚胎成因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9.
先天性血管变异患者脑血管造影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先天性血管变异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97例单纯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是否存在先天性血管变异将其分为对照组(288例,无先天性血管变异)与血管变异组(9例),对其造影并发症的发生及诱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变异组造影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不当是引起对照组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与此不同的是,引起血管变异组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管变异本身。结论存在先天性血管变异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的风险较大,应首选其他无创血管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亚抑菌浓度(sub-MIC)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清除生物膜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 基础。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的活性,并研究sub-MIC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生长的影响;运用菌落 计数、XTT染色和扫描电镜分析sub-MIC卡泊芬净作用下形成的白念珠菌生物膜特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Ece1, Can2,Hip1,GAP1,GCN4和Stp2等白念珠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12株白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MIC值范 围为0.625~0.875 μg/mL,sub-MIC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针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1/4 MIC和 1/8 MIC卡泊芬净皆对生物膜中的菌体数量、菌体代谢活性及生物膜结构有抑制作用,而1/16 MIC卡泊芬净则对生物膜无明显影 响。1/4 MIC和1/8 MIC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具有抑制作用,1/16 MIC卡泊芬净则对基因表达水平 无影响。结论 sub-MIC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白念珠菌在sub-MIC卡泊芬净作用下仍能形成生 物膜,临床上需要谨防出现卡泊芬净处于亚抑菌浓度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