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458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353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科学   346篇
综合类   1007篇
预防医学   20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7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0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和整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主观症状和整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OSDI评分治疗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T、SⅠT明显延长(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有效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主动脉窦瘤破裂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30名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8例(44.62%),女性72例(55.38%),年龄32~75(52.72±13.87)岁。合并室间隔缺损55例(42.31%),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9例(30%),合并房间隔缺损12例(9.23%),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6.15%),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4.62%),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0.77%),合并其他心脏疾病9例(6.92%);破裂开口起源于右冠窦119例,起源于无冠窦11例。所有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2例患者围术期死亡,余128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5年,术后心功能恢复至I-II级。结论:一旦发现主动脉窦瘤破裂,应积极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3.
4.
阳洁  陈宏 《现代肿瘤医学》2020,(7):1209-1213
WT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3,在8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高表达,是AML预后不良的分子标志,可作为AML预后评估和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的有效指标。由于WT1在AML中均有异常高表达,故认为是一种AML抗原,可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一些小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以WT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这些免疫治疗可作为那些有高危复发风险及初始标准化疗失败的AML患者的辅助治疗。本文就近几年WT1与AML的预后及有关以WT1为靶点的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的枕颈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相关手术技巧。方法13例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直径均大于4cm,其中神经鞘瘤7例,脑膜瘤4例,脊索瘤2例。根据肿瘤同脑干及上颈髓的关系将肿瘤分为:腹正中型4例,腹侧方型6例,背侧型3例。采用改良的枕下侧入路,切除肿瘤一般要求从瘤周蛛网膜的界面处进行,保留枕骨髁,显微镜下从侧方入路,在副神经根间隙切入点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脑膜瘤和脊索瘤各1例次全或大部分切除。随访1 ̄3年,12例病人基本恢复正常,1例脊索瘤术后1年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改良的枕下侧入路有利于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手术的关键是从蛛网膜的界面处分离,以副神经根间隙为切入点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静脉慢速输液通畅的方法。方法: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改变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针便下方垫一小棉粒成为杠杆支点,在针柄处给一个向下的外力,使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形成一个单向开启的活辨。结果:维持静脉输液速度最慢能达到每分钟1滴(1ml=20滴)不会出现血流回流至针管,保证输液通畅。结论:通过改进传统的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经头皮静脉慢速输液持继通畅,临床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带教的方法是研究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需要教 ,研究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教应该让学生进入到能够自己探索 ,自己辨析 ,从而进入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境地。教师应当通过改进带教方法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 ,善于发现问题 ,并且成为思维的路标 ,引导向未知领域研究探索。  教学应根据学科的性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抑或临床带教、教学对象的层次 (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 ) ,选择相应的教学法。结合我们的带教体会 ,使用以下一些带教方法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1 床边问答法  …  相似文献   
8.
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阐明其药效和药物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本方对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脾、肝脏器系数,肝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加味茵陈五苓散和阳性对照药物五酯片均能显著降低BCG/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AST水平;且加味茵陈五苓散中剂量降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对肝脾重量的增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本品中、高剂量可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同时发现中剂量药物可显著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水平,提高肝匀浆 SOD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升高的NO含量和TNF-α含量.结论 加味茵陈五苓散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提高SOD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老年与青壮年脑挫裂伤组织NGF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衰老对脑挫裂伤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较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收集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的脑挫裂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医学数码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老年组(≥60岁)和青壮年组(19~59岁)病人脑损伤后3~9 h脑挫裂伤组织NGF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脑损伤后NGF在老年和青壮年脑挫裂伤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强;老年组脑挫裂伤组织中的NGF蛋白表达显著性低于青壮年组(P<0.05).结论 老年人脑挫裂伤后NGF表达水平下降明显,提示其受损神经元的修复和生存能力降低,这可能是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舟骨骨不连是舟骨骨折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首选切开复位植骨术。手术入路既可位于舟骨背侧也可在其掌侧,前者术野较大但易损伤舟骨背侧滋养血管,后者方便矫正舟骨成角移位但术野不大,各有优缺点。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们采取舟骨外侧入路,实施桡骨茎突切除以及磨除硬化骨,骨折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