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减少和白细胞质的改变 ,白细胞成为异常的无效细胞 ,失去了吞噬细菌的作用 ,加之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异常 ,以及化疗药物的应用 ,造成急性白血病患者极易发生感染而引起各种并发症 ,导致病情恶化。为降低感染率 ,提高缓解率 ,我院血液科 1997~ 2 0 0 1年从各方面做了具体的防护措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急性白血病患者 118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5 4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5岁 ,均经血象、骨髓象及有关生化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住院期间均实行化疗 ,2 8例出现口腔炎 ,18例出现肺部感染 ,5例出现肛周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患者全程护理方法,观察和分析全程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LASEK近视患者166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2例152只眼近视,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4例155只眼近视,采用全程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的效果和自觉症状,两组术后视力和屈光度恢复情况等,并评估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状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平均视力和屈光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平均视力和屈光度分别为(1.13±0.10)D和(0.74±0.09)D,对照组分别为(1.02±0.13)D和(0.89±0.1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和SDS分别为44.36±2.29和43.28±3.13,均低于对照组(56.14±2.08和54.09±3.16)(P<0.05);观察组服务很满意为77.38%(6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0%(51/82)(P<0.05);观察组服务不满意为3.57%(3/84),低于对照组的17.07%(14/82)(P<0.05)。结论:LASEK对治疗近视有良好疗效,全程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导尿管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将7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麻醉前置导尿管)、B(麻醉前自尿道口给予局麻润滑药后置导尿管)、C(全麻下置导尿管)组,各25例。记录三组患者置导尿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C组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不明显;A、B组患者心率、血压前后变化较大,P均〈0.05。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明显高于A组的64%和B组的84%,P均〈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应于全麻下置导尿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尿管的时机。方法麻醉后组病人在麻醉后行导尿术,麻醉前组病人在麻醉前常规操作下行导尿术。结果与插管前比较,麻醉前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升高(P〈0.05),麻醉后组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组比麻醉前组疼痛分级明显低(P〈0.05)。结论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循环稳定,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衰竭及造血微环境的损伤 ,导致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进展迅速 ,预后凶险 ,自然病程 6个月左右 ,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差 ,为进一步提高SAA的临床疗效 ,采用免疫抑制剂、细胞生长因子、雄激素等联合治疗SAA 2 5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选 5 0例患者 ,男 2 5例 ,女 2 5例 ,年龄12~ 70岁 ,平均年龄 35岁。 5 0例患者均为 1994年 1月~2 0 0 1年 12月期间住院的患者 ,重型再障Ⅰ型 (SAA -Ⅰ )2 8例 ,重型再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KIP基因的DNA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7例ESCC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发生率(7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7%)(2=35.582,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甲基化率(8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59%)(2=7.494,P<0.01);低分化ESCC组织中甲基化发生率(94%)高于高、中分化ES-CC组织(50%,25%)(P均<0.01)。77例ESCC组织中RKIP蛋白的表达率(36%)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RKIP蛋白表达率(7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25.39,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蛋白表达率(2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53%)(2=6.648,P=0.01)。结论 RK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ESCC的发生机制之一,可作为反映ESCC生物学行为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 1998年使用惠尔血以来 ,成功抢救了 315例因化疗导致的Ⅳ度白细胞缺乏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患者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1~ 6 8岁 ,中位年龄 6 0岁。 15例患者中肺癌 5例 ,乳腺癌 3例 ,结肠癌 2例 ,淋巴瘤 1例 ,白血病 4例。所有患者均有多次化疗史 ,2例曾行放疗。患者行为状态≥ 70分 (卡氏评分 )。 15例患者中 ,因发热复查血常规者 8例 ,其中 4例高热 ,因乏力复查血常规者 3例 ,4例在常规检查中发现。化疗后复查的平均时间为 7~ 14天。 1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为(0 2~ 0 8)× 10 9/L。1 2 治…  相似文献   
8.
细胞核因子κB又称K基因结合因子(nuclear faclor gene binding NF-κB),是由Sen等[1]在1986年首次从成熟的B淋巴细胞中提取出来,因它能与k轻链基因增强子的序列(5-GGG ACTC-3)特异性结合并促进k轻链基因蛋白的表达而得名。它是来源于Re1家族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病急,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发热、出血及白血病浸润的表现,需要反复治疗又不易彻底治愈。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现将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作者对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合并口腔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性极高,随着大剂量化疗、联合化疗、新的化疗药物的使用,更加重了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口腔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进食,甚至导致全身感染,威胁生命。故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和减轻口腔并发症发生,达到预防感染,提高疗效目的。现将我院血液科38例白血病合并口腔感染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