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四条血管阻断方法制成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观察家兔脑组织胞浆内SOD及Na+,K+,Ca(2+),Mg(2+)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家兔脑组织单纯缺血时SOD活力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缺血再灌流后SOD活力又较单纯缺血组进一步下降(P<0.01),Na+,Ca(2+)在单纯缺血时含量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而K+,Mg(2+)则减少(P<0.01);缺血再灌流后Na,Ca(2+)含量较单纯缺血组进一步增高(P<0.01),K+,Mg(2+)减少(P<0.01).应用ATP-氯化镁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氧化氮和神经元性一氧化氮是否参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理,用栓线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观察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一氧化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7硝基吲唑对再灌注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脑缺血30min血浆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缺血3h组一氧化氮含量下降,接近对照组;缺血3h、再灌注30min组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再次升高,再灌注3h组一氧化氮含量又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7硝基吲唑(25mg/kg)能显著抑制缺血3h、再灌注30min升高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7硝基吲唑的作用可被L精氨酸(300mg/kg)逆转,而D精氨酸(300mg/kg)无效.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肝破裂是由于右胁肋部、右上腹受钝伤或刺伤所引起,如果肝实质受损范围较广泛,破裂的血管较大,则导致严重内出血陷入低血容量性休克,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及早发现,合理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根据我科1960~1977年间收治肝破裂24例的临床资料,着重提出有关诊治方面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外部性脑积水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hvctrocephalus,EH)是婴幼儿较少见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这[1,2]。常因临床医生对此病缺乏认识而致误诊误治。本文报告10年来我院收治的EH40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1例,女9例。初诊年龄:3~18月,平均8.4个月。32例有癫痫症状,频繁呕吐31例,25例有不同程度的头围增大。体检:前囟膨隆36例,双眼外展不全2例,眼球震颤1例。病因:头部外伤史11例,伤后2天~3个月出现脑积水的症状;有脑炎、脑膜炎病史4例,病程5天~10天出现脑积水症状;5例有新生儿窒息病史。20例无明…  相似文献   
6.
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神经元型NO合酶(nNOS)是否参与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栓红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观察脑组织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及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对再灌注期两者的影响。结果缺血30分种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升高,缺血3小进两者下降;再灌注30分种NOT和NOS再次升高,而再灌注3小时两者又下降。7-N  相似文献   
7.
随着 CT 的临床应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死亡率仍高。自1987年以来,我科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11例,疗效较好,现介绍诊治经验并讨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检测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4h,第3d及第7d血浆丙二醛含量.结果发现,丙二醛含量在伤后24h,3d及7d均持续增高.应用三磷酸腺苷 氯化镁治疗组丙二醛含量在伤后第3d开始降低,至第7d接近正常对照组.临床观察结果,伤后7d使用三磷酸腺苷 氯化镁的25例中21例(84%)格拉斯哥评分上升达13~15分,2例上升至9~12分,2例为6~8分;常规治疗组25例中13例(52%)达13~15分,8例至9~12分,4例为6~8分.  相似文献   
9.
例1男,52岁,住院号53875。右侧头痛一天,入院前六小时他人发现意识不清,左肢体瘫痪于1985年3月14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检查血压134/76毫米汞柱,脉搏52次/分,呼吸10次/分。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眼底无改变,左侧Babinski氏反射阳性,左腹壁反射及提睾肌反射减弱。静注20%甘露醇250毫升后神志略好转,腰穿压力160毫米水柱,脑脊液透明,化验检查无异常,而后急诊经股动脉用导管行右侧脑血管造影发现: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中动脉拉直抬高,豆纹动脉无改变。考虑右侧幕上脑内占位病变并发脑疝。决定行右幕上开颅术。开颅后观察到脑搏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检测家兔不完全性胞缺血30min再灌流1min后脑组织中氧自由基信号,同时经颈动脉注入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