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前列地尔对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CHF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10μg/d,共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BNP及N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48h比较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BNP、N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48h血清BNP、NE均较基线值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E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EF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改善心室的收缩功能,延缓心室重构,可用于CHF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各类心脏病。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性猝死约75%由室颤和/或室速引起,约20%由心脏骤停引起,约5%由电机械分离引起,这些是造成当代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临床上出现的频发室早,尤其是多源性、多形性及Ron T现象,要给予积极处理,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我们应用步长稳心颗粒和慢心律联用治疗频发室早与单用慢心律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07%(18/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87%(26/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曲美他嗪无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能够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是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季节性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心内科339例AMI病人资料,按月份统计发病例数,并根据年龄划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中青年和老年AMI病人的季节性分布情况。结果中青年组发病无显著的季节性集中趋势,老年组存在平均角,平均方向为21.1490,相当于1月份,即老年AMI发病在冬季达到峰值。结论中青年AMI发病在季节上无一定规律,而老年人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掌握AMI发病的时间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减少AMI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正常的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特征,揭示糖耐量异常与血脂、尿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选择确诊有原发性高血压而无糖尿病的患者436例,入选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参数与糖耐量异常的关系。结果:43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患者127例,占29.1%,糖尿病患者41例,占9.5%,糖耐量异常与性别、年龄、血尿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比例较高,常伴有血脂、尿酸及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应及早预防及治疗糖代谢异常及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减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7.
牛青英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0):763-763
随着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亦在增加,它是肺梗死的潜在原因之一,同时也影响下肢的活动,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有氧运动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心率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高龄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控制血压等),同时遵医嘱适量运动;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个体化有氧运动干预。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心功能、心率恢复情况,同时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及最大摄氧量(VO2max)分别为(36.38±6.15)%、(435.77±50.76)m、(19.43±2.86)L/min,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分别为(31.38±3.29)%、(405.85±41.76)m、(16.75±2.72)L/min]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32.56±5.75)%、(411.46±41.39)m、(16.75±2.76)L/min](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峰值心率、1min心率恢复值(HRR1)分别为(105.49±11.26)次/分钟、(18.62±6.05)次/分钟,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分别为(100.58±11.25)次/分钟、(15.45±5.33)次/分钟]及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01.42±11.31)次/分钟、(16.02.46±5.74)次/分钟](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总分为(495.25±39.44)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330.72±25.76)分]及对照组水平[(432.79±35.27)分](P<0.05)。 结论个体化有氧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促进其心率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胆碱能药物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局部应用的药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加用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后,有效率明显增加,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心悸及尿潴留。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局部雾化吸入避免了全身性副作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美西律 ( 34例 )和胺碘酮 ( 2 7例 )分别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前后QT离散度 (QTd)的变化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方法 ,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 2W后的QTd。结果 :①胺碘酮组用药后QT明显延长 ,但QTd反而降低 ( 4 3.8± 1 5 .1 )ms与 ( 33.8± 1 5 .9)ms,P <0 .0 5 ;美西律组用药前后QT及QTd无显著变化 (P >0 .0 5 )。②胺碘酮组与美西律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6.2 %和 83.1 %(P >0 .0 5 ) ;停药后一月内的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分别为 1 8.5 %和 5 0 % (P <0 .0 5 ) ,美西律组复发者较未复发者的QTd明显延长 ( 4 9.1± 1 4.9)ms与 ( 4 0± 1 2 .6)ms ,P<0 .0 1。结论 :QTd的降低可能是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