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正>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导致重度肾积水,危害患者身体健康。随着输尿管镜技术,钬激光碎石术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个重要手段[1,2]。尤其是对输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中引起膀胱穿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10年来(2000年3月~2010年7月)因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incontinence,SUI)行TVT手术559例资料,发生膀胱穿孔33例(5.9%)。既往有盆腔手术史共29例(87.9%),其中全子宫切除术15例,剖宫产术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4例,卵巢附件手术2例。结果膀胱全层穿孔28例,穿破膀胱肌层但未穿透黏膜5例。均退出穿刺针后再次穿刺,穿刺方向略偏向原穿刺路径的外侧,经膀胱镜检查确认无损伤后,留置导尿4~5天后拔管,痊愈出院。33例术后随访3~138个月,(68.5±32.8)月,均无继发性出血、尿漏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既往盆腔手术史使膀胱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是TVT手术中引起膀胱穿孔的影响因素之一,手术前应引起术者重视。如术中发现膀胱穿孔,应及时退出穿刺针,调整穿刺方向,可以再次穿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术后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治愈25例(64.1%),有效l0例(25.6%),无效4例(10.3%),总有效率为89.7%。2例Ⅲ&#176;尿失禁的患者在完成5个月的治疗后漏尿次数明显减少,每日可感知的漏尿事件仅2~3次,需使用尿垫1~2块或不用。结论采用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法治疗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诸靖宇  李瑞鹏  王彦彬  潘慧仙 《浙江医学》2016,38(21):1746-1748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与尿液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石成分分析、24h尿液定量分析结果完整的147例尿路结石患儿资料,分析患儿结石成分与24h尿液定量分析结果,探讨结石成分与尿液中尿酸、钙盐、胱氨酸、磷酸盐、镁盐、枸橼酸的相关性。结果147例患儿结石成分为混合型结石100例(68.0%),单纯成分尿路结石47例(32.0%)。以草酸钙为主要结石成分的占比最高(72.1%),其次为碳酸磷灰石(10.9%)和尿酸(10.2%)。24h尿液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09例(74.1%)患儿存在尿液代谢异常;以草酸钙为主要结石成分的患儿,其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均高于主要成分为尿酸者(均P<0.05),高草酸尿症发生率高于主要成分为磷酸磷灰石者(P<0.05),低枸橼酸尿症发生率高于主要成分为磷酸镁铵者(P<0.05),高尿酸症发生率低于主要成分为尿酸者(P<0.05)。复发患儿合并代谢异常占92.7%,明显高于无复发患儿的77.1%(P<0.05)。结论儿童尿路结石成分与尿液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建议处理患儿尿路结石后,及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与24h尿液定量分析,再根据患儿尿液代谢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5.
胡俊杰  汪朔  刘福泉  许晓源  潘慧仙  夏丹 《浙江医学》2010,32(11):1670-167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除内脏转位外几乎均位于右侧。该病为胚胎期下腔静脉发育异常引起,发病率约为1‰,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各年龄段均有发病。近年来,兰溪市人民医院对收治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矫正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详细地探讨了原位杂交技术的有关问题:生物素标记DNA探针的制备,各类来源标本的制备,杂交前、中、后细胞组织切片的处理等;并把缺口翻译法合成的生物素化EB病毒DNA探针应用于检测培养细胞,冰冻和石蜡切片中EB病毒Bam HI-W重复片断DNA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的EB病毒DNA探针完全可靠;所采用的一套原位杂交技术适用于检测上述三类不同的标本,其检测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睾丸扭转是阴囊急诊中最常见的疾病,早期的误诊误治将导致睾丸的缺血、坏死,我院自1990~2004年共收治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孕妇急性肾盂肾炎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及耐药性特点,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积累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妇产科2009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行细菌培养,采用K-B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 42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42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9株占69.0%,其中有9株为产ESBLs菌株,20株为非产ESBLs菌株,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变形菌属,分别占14.3%、7.1%、4.8%、4.8%;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100.0%、80.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最低,均为0。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而言,首选头孢菌素进行治疗,对于产ESBLs菌株给予碳青霉烯类及含舒巴坦或他唑巴坦复合制剂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TVT-O)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对80例经临床、尿动力学检查确诊的女性混合性尿失禁行经闭孔经阴道尿道中段悬吊术,均为压力性失禁合并急迫性尿失禁,并且急迫性尿失禁的原因为无抑制性过早排尿反射或尿道松弛。结果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10.6月。治愈68例(85%)[24 h尿垫试验<10 g,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增加>90%],改善3例(4%)(咳嗽应力试验无尿液漏出,QOL增加75%-90%),失败9例(11%)。结论 TVT-O是治疗女性混合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应根据尿动力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取近3年门诊收治的84例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其中采取ALA-PDT治疗39例,电灼切除术治疗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ALA-PDT组总体治愈率为94.9%,与电灼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A-PDT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0.5%,明显低于电灼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尖锐湿疣,ALA-PDT具有较高的疣体清除率,且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电灼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