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回顾分析普通外科患者不同感染部位的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早期、合理开展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97例感染患者的感染组织、痰与腹腔引流及穿刺液标本,对感染患者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分析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397例感染患者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64种共计723株;其中感染组织中分离病原菌398株占55.0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为主;痰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213株占29.46%,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为主;腹腔引流及穿刺液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12株占15.49%,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均高度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严重;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结论普通外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应依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4.
一个新的尖吻蝮蛇类凝血酶对血液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蛇毒类凝血酶Agacutin的止血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静脉注射Agacutin,观察新西兰白兔的血凝和纤溶指标;小鼠皮下注射,采用小鼠剪尾试验测定其止血效果。结果静脉注射Agacutin0.01~0.05U·kg-1剂量后,各剂量组全血凝固时间与给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44.9%~60.5%),给药后30min药效达高峰,药效持续24h。与给药前比较,各实验组兔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黏度在给药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血液凝固时间缩短一致。试验结果显示,Agacutin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数量、血小板释放活性均无明显影响,但对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有不同的缩短,显示有弱的溶栓活性。腹腔注射Agacutin0.5~2.0U·kg-1剂量后,小鼠剪尾出血时间有不同程度的缩短(24%~66%)。结论Agacutin在血管内引起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和不激活凝血因子Ⅱ和,当有伤口时,在伤口部位加速止血,在正常的血管内,不会造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和血栓的形成。所有实验结果显示,Agacutin是一个有效的潜在止血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了解社会药房目前现状,为其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问卷调查法、统计法、归纳法.结果 发现药学服务的对于店员本身以及药店本身的缺陷所在. 结论社会药房应加强基本设施建设,配备执业药师扩展便民服务,树立服务品牌以确保药品质量,保障人们购药方便,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获取淡色库蚊CYP4家族新基因。 方法 根据CYP4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 ,采用RT PCR的方法 ,从淡色库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四龄幼虫总RNA中扩增出与设计相符的基因片段。利用T/A克隆方法 ,将获得的基因片段克隆入 pGEM Teasy载体 ,经PCR鉴定重组成功 ,测序并进行比对。  结果 共克隆出 3 6个阳性克隆 ,将其中 9个随机挑取的阳性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 ,表明为CYP4家族中 9个新的cDNA序列 ,由GeneBank登录上网 ;经国际细胞色素P45 0命名委员会鉴定 ,属CYP4家族CYP4H、CYP4J亚家族。为进一步研究细胞色素P45 0的多样性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打下基础。 结论 克隆 9个淡色库蚊基因部分序列 ,被鉴定属于CYP4家族CYP4H、CYP4J亚家族。  相似文献   
7.
背景 C57BL/6 (B6)小鼠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动物模型常用的小鼠种系,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辅助性T(Th)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相关,但各种Th细胞在EAU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并不十分清楚. 目的 研究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不同天数后EAU小鼠脾脏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各种炎性因子在EAU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IRBP及完全弗氏佐剂(CFA)的乳化液在小鼠的尾根部及躯干部均匀注射5个点以免疫B6小鼠44只,免疫后每周3次用间接检眼镜观察小鼠的EAU发病情况,并参照Thurau的评分标准进行炎症评分.于注射后第30天摘取20只模型小鼠眼球,于瞳孔视神经平面制备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第2、5、10、15、20、25、30天取模型小鼠脾脏,提取RNA,逆转录扩增并行凝胶电泳,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和IL-10等因子的mRNA含量,同时收集相同时间点小鼠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上述因子的质量浓度. 结果 IRBP及CFA乳化液免疫B6小鼠后第12天可见轻度葡萄膜炎症,炎症评分为0.5分,炎症反应在免疫后第13~ 15天最重,评分为1.0分,至第30天炎症明显减轻,评分为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后第30天模型鼠眼部反应与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吻合,病理评分为0.5.模型鼠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注射后第5天,小鼠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达到峰值,为(51.85±2.42) ng/L,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始降低.到第15天时降到最低,为(4.01 ±0.06)ng/L,但在第25天时再次升高至(25.00±0.94) ng/L,之后逐渐下降,第30天时,血清中IL-17的质量浓度为(6.01±0.21)ng/L,与免疫前的(0.98±0.05) 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小鼠免疫前血清中IFN-γ的质量浓度为(1.02±0.09) ng/L,在注射后第5天达到(50.54±0.48)ng/L,于注射后第10天达到峰值,为(73.21±0.12) ng/L,然后逐渐降低.到第30天时,血清中IFN-γ的质量浓度为(5.15±0.18) ng/L,与免疫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注射后模型鼠血清中TNF-α质量浓度升高迅速,免疫后第2天质量浓度较免疫前明显升高,第5天达到峰值,质量浓度为(134.25±0.59) ng/L,但至第15天降到最低.注射后第20天再次升高,达到(60.54±0.62)ng/L,之后又逐渐下降,第30天时和免疫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IL-10在免疫后第5天可以被检测到,并且随着注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到第15天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降低,第30天与免疫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脾脏中IL-10、IL-17、TNF-α、IFN-γ 4种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趋势和血清中的变化一致. 结论 在B6小鼠的EAU中,Th1、Th2、Th17相关炎性因子IFN-γ、TNF-α、IL-10及IL-17具有特征性变化规律,IFN-γ可能与EAU的急性期病理过程相关;IL-17、TNF-α可能与葡萄膜炎的慢性化、复发性有关;IL-10可缓解EAU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2009年8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15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同时手术组56例,开腹同时手术组59例。结果两组均无手术后1月内死亡病例,1、3、5年累积生存率腹腔镜同时手术组分别为83.2%、41.2%和12.2%;开腹同时手术组分别为78.1%、42.4%和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同时组为23.21%,开腹同时组为11.86%(χ2,P〉0.05)。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同时手术和开腹同时手术疗效相近,手术并发症无显著增加,腹腔镜同时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护理协会将医护合作定义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并接受各自的行为和责任范围,能保护双方的利益和有共同实现的目标^[1]。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的术后康复教育模式是由责任护士在入院时、术前、术后给予指导,其余时间根据需要进行术后康复教育,医生会在查房时给予一些指导,医生和护士在术后康复教育实践和形式上并未形成统一的行动,有时术后教育会出现偏差,不利于患者在功能锻炼方面的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为441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组441例患者中术后4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4%,其中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出血5例,吻合口狭窄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胰瘘1例,腹腔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淋巴瘘2例,肠梗阻3例,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5例,胃瘫2例,肺部感染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肥胖、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是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疾病、手术时间(P<0.05)。与无并发症的患者相比,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且住院花费增加(P<0.05)。结论:高龄、肥胖、术前合并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中吻合口瘘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