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糖尿病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发病率也逐年上升,Dm并发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而Dm教育是防止或延缓Dm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Dm教育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我院内分泌科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进行Dm教...  相似文献   
2.
3.
患者安全(patient safety)是指在医疗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后果或伤害,包括预防差错(error)、偏误(bias)和意外(accident)[1]。据相关统计,到2010年全球因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的人群将达200万人[1]。随着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的日益增加,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凸显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省神经内科护士脑血管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管理者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制神经内科护士脑血管病知信行问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28家医院1197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197名神经内科护士脑血管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5.63±3.65)分、(24.31±1.78)分、(16.03±2.88)分。其中工作年限、学历是影响因素(P0.01)。结论:神经内科护士脑血管病知识和行为水平仍需提高,尤其是知识水平,建议对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脑血管病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确保脑血管病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挑选学历高或年资高的护士对科室护士进行脑血管病知信行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特点,制订细化分级护理标准,通过对护士进行ADL及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的全员培训,使护士掌握ADL评分方法及细化分级护理标准要求,应用于新入院患者护理级别的制订及住院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护士根据护理级别要求,参考卫生部制订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提高了分级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在《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发和利用教学小课件,辅助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根管内断针发生的原因、利用牙科显微镜取出断针的成功及失败原因.方法 选择河南赛思口腔医院显微治疗科接诊的根管内断针病例23例,其中断针位于根中1/3的13例,位于根尖1/3的10例,在牙科显微镜下用超声工作尖取断针.结果 23例根管内断针,取出17支,未取出6支.断针位于根中1/3的取出11例,未取出2例...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利用正交表来解决多因素多水平问题的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患病人数未知的条件下,对患病率估计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和计算在不同的患病率、不同的病人分布和正常人分布、以及不同的临界点的条件下,患病率估计的最小误差所对应的诊断临界点,通过该最优临界点的变化规律揭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当实际患病率越高,或者病人和正常人均值间的差距越大,或者病人分布的方差越大时,需要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而降低特异度;当正常人分布的方差增大时,则需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而降低灵敏度。结论:对患病率的正确估计必须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驻极体透皮贴剂的体外实验多采用比较低效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为了更系统和有效地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本文根据驻极体透皮贴剂的研究目标,提出驻极体透皮贴剂的体外实验的优化方案。方法:由于影响驻极体电荷储存稳定性的因素和水平数较多,首先采用均匀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筛选电荷储存稳定的驻极体透皮贴剂的实验;在随后的体外实验设计中,先利用双因素析因设计筛选理想表面电位极性和促渗剂的实验,再进一步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主药、表面电位和促渗剂的不同水平对透皮吸收的影响。结论:所提方案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用了多因素的试验设计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分析实验数据、减少工作量,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