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例以鼻部皮肤受累为首发表现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男,29岁,因左侧鼻翼肿胀伴间歇高 热1个月,口腔、左鼻孔口溃烂及左眼周红肿1周就诊。体格检查表现为左鼻翼部肿胀,左鼻孔下方皮肤浅表糜烂、 结痂。口腔上腭部及两侧颊黏膜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双侧眼睑红肿(左侧明显),双眼结膜充血,结合皮肤 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符合鼻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皮损高频超声特点, 构建使用皮损高频超声特征无创性预测皮损分期的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局限性硬皮病患者,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5处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病理数据, 按照患者入组的时间顺序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训练队列皮损分期的差异因素, 构建回归方程, 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采用校准曲线及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评估模型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的预测效能。结果训练队列纳入60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 男性16例, 女性44例, 年龄[M(Q1, Q3), 22.0(10.0, 39.2)]岁, 包括28例炎症水肿期皮损与32例硬化萎缩期皮损;验证队列纳入25例患者, 男性8例, 女性17例, 年龄18.0(7.0, 30.0)岁, 包括9例炎症水肿期皮损和16例硬化萎缩期皮损。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训练队列炎症水肿期与硬化萎缩期组患者年龄、性别、皮损部位的分布差异均...  相似文献   
3.
马尔尼菲青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男,62岁.因乏力6个月,全身出现包块,溃烂,结痂4个月余入院.皮下结节脓液真菌培养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予以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两性霉素B治疗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肿瘤、癌前病变及尖锐湿疣。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和美 容效果,且操作简单方便,现在已经逐渐应用于多种非肿瘤性皮肤病的治疗,包括尖锐湿疣、痤疮、玫瑰痤疮、慢 性皮肤溃疡、真菌性皮肤病、瘢痕疙瘩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肌炎的临床特点,了解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类型及临床特征,以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 预后判断。方法:对108例皮肌炎患者及其中合并恶性肿瘤的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析。结果:患者发病年龄以14~60岁(62.96%)为主;首发症状以皮炎(54.63%)为主;皮肤损害以面部红斑合并全身多处 红斑多见(48.15%);肌肉受累以不同程度的对称性近端肌炎多见(97.22%)。受累内脏为消化道(31.48%)、心(19.44%)、 肺(26.85%)、甲状腺(12.96%)。12例(11.11%)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白蛋白(albumin,ALB)、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CK-Mb)、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Jo-1抗体、抗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P)抗体、抗DNA拓扑异构酶抗 体(anti-topoisomerase antibody,抗Scl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93%,46.30%,28.70%,87.04%,51.85%,26.85%,55.56%, 2.27%,8.99%,2.27%。将患者分成合并肿瘤组和不合并肿瘤组,经χ2检验提示ESR异常增快是皮肌炎合并肿瘤的危 险因素。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皮肌炎有典型的皮损表现,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皮炎。临床确诊应结合肌 酶、肌电图、肌活检等相关检查。皮肌炎易累及多种器官,应预防性地行胸部X线及CT等相关检查。红细胞沉降率 增快是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参考指标指导临床及时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皮肤肌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病变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常见于年 轻成年人和青少年的肩部及颈部,其次好发于上臂、大腿、胸壁、背部、腋窝和腹部。本文报道1例罕见发生于鼻 部的皮肤肌纤维瘤,此例肿物表现为无症状的坚硬的皮肤结节,病理上证实与皮肤肌纤维瘤相符。免疫组织化学 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特异性肌动蛋白(HHF35)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手术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外周α/β 型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为 无痛性皮下结节或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常累及四肢。本例患者以发热和躯干部红斑为首发症状,经过2次组织病理 检查最终确诊为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PRF1),并对PRF1进行体外区域性高甲基化,为探讨穿孔素基因调控序列高甲基化能否引起穿孔素表达下调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PRF1)后,先将PRF1克隆到T载体,再定向亚克隆至报告基因栽体;然后对PRF1片段进行体外区域性高甲基化.结果 (1)克隆PRF1到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后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正确.(2)对PRF1片段进行体外区域性高甲基化后鉴定显示PRF1片段区域性高甲基化完全.结论 成功克隆PRF1至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并对PRF1片段进行体外区域性高甲基化,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湛意 《家庭医学》2020,(4):10-11
2018年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22岁的英国小伙长得帅气迷人,但是因为从小发现对花生过敏,到现在连女朋友都不敢找。到底他的过敏症状有多严重呢?据他自己回忆,小时候有一次吃了一片抹着黄油的面包之后,整个脸都突然肿起来了。后来发现原来是他用来抹黄油的刀之前抹过花生酱,即便是清洗干净了再用,也引发他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后来他逐渐发现自己不仅不能接触花生,就连周围的人如果之前吃了几粒花生豆,他在亲吻他们后也会出现过敏。这就是为什么这位帅哥不敢找女朋友的原因。花生过敏对于他来说是关乎性命的事情,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湛意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144-1147
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是以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疾病。本病呈进行性发展,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如重要脏器受累则可导致患者死亡。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