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8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28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2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治疗后第3、6和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值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时疼痛VAS值≥8的患者,FAS集分析显示,在治疗后第6、10天VAS值下降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S集分析显示治疗后第10天VAS值下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俨〈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8%和12.50%.主要为嗜睡和恶心。结论:增加伐昔洛韦用量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与较低剂量伐昔洛韦组相比,对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能更显著地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臀部和四肢多个黄色结节10余年于2007年2月1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臀部出现多个黄色的境界清楚的略隆起的豌豆大小球形结节,后逐渐增多增大,个别如鸡蛋大小,随后双侧膝关节及肘关节伸侧亦发现数个黄色的略隆起的圆形小结节。无明显瘙痒、疼痛。未进行特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臀部、大腿后部、窝、双侧膝关节及肘部伸侧可见片状黄色的境界清楚的略隆起的斑块,臀沟处及大腿后部可见豌豆至…  相似文献   
3.
Marshall-White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shall-White综合征临床少见,近几年来报道逐渐增多,自1994年以来国内已有20例报道[1-4]。为分析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我们对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1999年10月至2006年6月所诊治的10例该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9.4±5.5)岁。其中2例为学生,2例为公司职员,其余6例为工人。病程1~3年。所有患者均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下肢白斑而就诊。皮肤科检查:四肢(以前臂及小腿伸侧为主,包括手背和足背)呈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其上散在直径1~2cm苍白色斑点,边界清,形状不规则,似大理石样…  相似文献   
4.
93例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93例STD患者进行了心理社会因素分析,患者中CA占首位,46.2%,NGU其次,31.2%,GU占第三位,25.8%,宾馆或旅社不是洁性行为的主要场所,患者受教育程度大多数较低,70%为初中或高中水平,发生不洁性行为的动机31.3%的患者是出于好奇或好玩,51.6%是心理或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5.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目前仍然是治疗 SLE的一线药.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总经销)具有一定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笔者以其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SLE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γ -干扰素加维A酸霜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选择360例门诊诊断明确的扁平疣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γ-干扰素100万U肌注加0 025 %迪维霜外用 ,对照组0 025%迪维霜外用 ,进行对照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9% ,显效率为88 3% ,痊愈率为40 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8 % ,显效率为48 9 % ,痊愈率为18 9% ,两组间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经卡方检验 ,P<0 05,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γ -干扰素配合维A酸霜外用治疗扁平疣具有高效、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挥发性有机物引起荨麻疹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挥发性有机物(VOC)诱发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方法以36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气采样机采取混有VOC的空气样本,作用于大鼠长期接触组(VOCL组),3个月后再取尘螨、蟑螂、蚕丝变应原液注射于大鼠,观察皮肤及胸腺组织改变。并与双蒸水组、短期接触组(VOCS组)对照。结果VOCL组真皮浅层水肿,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同时可见少数嗜酸性粒细胞,其胸腺组织CD4,CD8阳性表达细胞减少,阳性表达细胞的百分比降低,CD8的百分比较CD4的百分比高;双蒸水组、VOCS组炎性细胞较少;VOCS组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CD4,CD8阳性表达细胞增多,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增高。结论VOC低水平长时间作用可导致机体的超敏反应,使变应原诱发慢性荨麻疹发生成为可能,同时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Summar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ational research basis for detection of resistance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to antimierobial hydrophobie agents and study on the resistant mechanism of multiple transferable resistance (mtr) efflux system, plasmid pET-28a(+) encoding mtrC gene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related target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t (E. cold DE3. The fragments of mtrC gene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from the standard strains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ET-28a(+) with restriction endonuelease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pET-mtrC which was verified by restriction endonuelease and DNA sequencing. The recom- binant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DE3 to express the protein mtrC induced by IPTG. The results showed mtrC DNA fragment was proved correct through restriction endonuelease and DNA sequencing. hs sequence was 99.5 % homologus to that published on GeneBank (U14993). A 48.5 kD fusion protein which was induced by IPTG was detected by SDS-PAG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of mtrC protein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was correct and the fusion protein was successively expressed in E. col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为每周3次外搽。疗程8周;疣体完全消退者继续随访8周以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4%,66.1%(P〉0.05);有效率分别为85.7%,85.6%(P〉0.05)。治疗组痊愈后复发6例,复发率5.O%;对照组痊愈后复发27例,复发率22.9%(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24.4%,时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4例,发生率37.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给药部位的红斑和糜烂,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