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合肥地区的19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了HCVRNA检测及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80例HCVRNA阳性标本中,70例(87.5%)为Ⅱ/1b型HCV感染,7例(8.8%)为Ⅲ/2a型,3例(3.7%)为Ⅱ和Ⅲ型混合感染,未发现Ⅰ/1a和Ⅳ/2b型HCV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beta,C/EBP β)在矽肺建模大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矽肺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BP β在30例染尘后不同阶段矽肺大鼠和10例正常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对C/EBP β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C/EBP β主要表达于肺脏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染尘后1—2周明显可见C/EBP β的核移位,C/EBP β在矽肺大鼠肺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肺脏组织明显增强,且在染尘后36—64d的大鼠中其表达程度比在1—29d的大鼠中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EBP β在矽肺大鼠肺脏组织内的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能客观反映免疫或炎症早期反应的程度,提示C/EBP β在矽结节产生和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启动作用,其在早期矽肺大鼠肺脏组织上皮细胞中强阳性表达,提示上皮组织可能也是第一道抵御矽肺形成的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前瞻性研究单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并接受单侧PCNL的69例患者,按患者术前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测量血压,同时化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41.76±9.68)mmHg、(123.85±10.20)mmHg、(131.91±8.79)mmHg、(139.12±11.31)mmHg;平均舒张压分别为(86.47±7.74)mmHg、(73.38±7.66)mmHg、(83.53±5.65)mmHg、(90.74±8.45)mmHg。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血压明显下降(P0.05),但术后血压逐渐回升,术后1年时舒张压高于术前水平(P0.05),收缩压无明显变化。非高血压组患者的收缩压在各个时期无明显变化,舒张压也在术后3个月时下降,之后逐渐回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肾素水平无明显变化;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在术后3个月时明显降低,之后逐渐回升,术后1年时较术前水平略高。结论:PCNL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短期内血压下降,然后逐渐回升到术前水平,术后1年时舒张压较术前明显升高。血压的变化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次性染尘后实验性矽肺大鼠肺巨噬细胞在矽肺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初步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与白介素(IL)-6和IL-8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7只、对照组27只。模型组以非暴露方式一次性气管内注入1 ml二氧化硅悬液(40g/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35、77、106、126天处死各组大鼠各3只,收集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和IL-8的含量;并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百分比。结果模型组大鼠BALF中IL-6的浓度在早期(第1、7、14天)均比对照组高,第7天下降,第14天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下降到低位,后期有所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8的浓度变化与IL-6趋势相同,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染尘大鼠有核细胞计数和巨噬细胞百分比计数均比对照组大鼠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计数在第14天增高并在后期(第77、106、126天)直线上升;巨噬细胞百分比计数在第14天和第126天达到峰值。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在第1、7、14天与第77、106、126天时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1、28、35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肺泡巨噬细胞在接触硅尘后变化和分泌炎症因子可能与矽肺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白介素-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0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0在30例鼻息肉和14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对IL-10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IL-10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正常下鼻甲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叭)。IL-10主要表达于鼻息肉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结论IL-10在鼻息肉组织内的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能客观反应免疫或炎症反应的程度,提示IL-10在鼻息肉中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过敏原分布情况,评估脱敏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2010年间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资料,脱敏治疗1年、2年后,按基本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吸人性过敏原前5名依次是粉尘螨(83%)、春季花粉(51%)、夏秋花粉(48%)、多价真菌(47%)、蟑螂(46%)。仅单一过敏原阳性23例(19%),2种过敏原阳性27例(23%),3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70例(58%),青少年和老年组单一过敏原比例(分别为40%、46%)较青中年高;不论病程长短,均是多种过敏原阳性多见。脱敏治疗1年后,总有效率为72%,脱敏治疗2年后无效组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主要以尘螨多见,其次是花粉、真菌、蟑螂,并且多种过敏原同时阳性多见。脱敏治疗1年效果评估,可以作为慢性荨麻疹脱敏治疗方案是否继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EBPβ(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beta)在矽肺形成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EBPβ在24只矽肺模型小鼠和16只正常小鼠肺组织中不同阶段的表达,对C/EBPβ阳性细胞进行分析。结果,造模10d明显可见C/EBPβ的核移位,C/EBPβ在矽肺小鼠肺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肺脏组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造模1~30d的大鼠和30d后的大鼠中C/EBPβ表达的程度明显不同。结论C/EBPβ在矽肺大鼠肺脏组织内的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且早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加,能客观反映免疫或炎症早期进展程度,提示C/EBPβ在早期矽肺结节发生和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参加医疗器械展销会须慎重沙泉现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医疗器械展销会越来越多,有全国性的,有地区性的,有国内的,也有外国的,有军内的,还有地方的。医疗器械展销会的举办,对于广大医院,特别是对中小型医院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它有利于医院当场货比三家,择优采...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是一类同时具有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且显示NK细胞和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T细胞亚群,以T细胞受体(TCR)基因表达的恒定性、CD1d的限制性以及细胞因子产生的迅速、高水平性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