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清胆合剂在胆道术后的利胆促消化作用。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 ,治疗组 36例采用清胆合剂进行利胆治疗 ,并设对照组 (采用胆维他 ) 2 0例 ,观察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的变化 ,及观察置T管引流病例手术后胆汁量的每日平均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1 % ;对照组为 6 5 % ,两组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清胆合剂具有良好的利胆促消化作用 ,是治疗胆道术后消化不良症状及促进胆汁分泌较理想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促愈熏洗方及不同熏洗时间对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并发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再根据不同浓度与熏洗时间各分为4个亚组。共8组,各30例。A组:给予6%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10 min;B组:6%痔疾洗液,熏洗时间10 min;C组:3%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20 min;D组:3%痔疾洗液,熏洗时间20 min;E组:6%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20 min;F组:6%痔疾洗液,熏洗时间20 min;G组:3%促愈熏洗方,熏洗时间10 min;H组:3%痔疾洗液,熏洗时间10 min。疗程14 d。观察治疗后各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渗液、瘙痒及发热等并发症疗效。结果:G组的综合疗效最好(P<0.05),且其术后并发症的缓解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促愈熏洗方低浓度(3%)短时间(10 min)对痔术后并发症的缓解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与大肠肿瘤是伴发还是因果关系及其转归。方法 1998-01/2001-12在2768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58例粘膜呈虎皮样改变,作粘膜活检后观察病理组织学上的表现。结果 58例经病理证实为结肠黑变病,其中60岁以上42例,40~60岁16例。随访32例中结肠黑变消失6例,好转19例,无改变7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是发病原因之一,有息肉及癌变的发生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症治疗可使结肠黑变逆向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攻补兼施法在慢性前列腺炎肝肾阴虚证病人中的治疗作用。方法65例慢性前列腺病人随机分成二组,研究组35例(中药口服等治疗),对照组30例(抗生素治疗),随访6周,对二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6.7%,P〈0.05,二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攻补兼施法能改善慢性前列腺炎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薰洗1号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及促进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薰洗1号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 治疗组30例采用薰洗1号进行术后薰洗,并设对照组30例(采用痔疾宁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及创口愈合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及疼痛缓解和伤口愈合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薰洗1号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6月 ,从 5 75例全结肠镜检查中选取 12 7例内镜活检组织 ,作细胞DNA含量测定 ,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大肠息肉的DNA含量及其与大肠癌的关系。现分析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内镜室常规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从 5 75例全结肠镜检查中选出 12 7例 ,分别为正常黏膜36例 ,大肠息肉 78例 ,大肠癌 13例。二、方法通过日本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CF 2 0 0型 ,进行全结肠检查 ,并取活检 ,标本经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及切片 ,HE染色 ,作病理检查。并选取约 10mg内镜活检组织 ,由我院消化…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分段双重挂线术,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以术后2d、术后7d、术后14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的临床症状及创面愈合时间、有无术后并发症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显示,研究组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渗出等症状的程度,缩短手术创面愈合时间;远期随访(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在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分段舣重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可靠,能有效减轻术后症状,手术创面愈合时间短,瘢痕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患者。治疗组进行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对照组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24h、48h、5d创面出血、局部疼痛及坠胀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手术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在术后创面出血、疼痛和局部坠胀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100%,术后无尿潴留,随访6个月,无复发,无肛门狭窄。结论: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减轻创面出血、疼痛和局部坠胀等症状,具有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远位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远位型高位肛瘘37例。结果:37例远位型肛瘘,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疗程21~29d,平均(22±3)d。术后随访1年,37例均无复发,肛周皮肤形态良好,肛门功能正常,未出现肛门变形、肛门控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分段双重挂线术治疗远位型高位肛瘘,临床疗效满意,愈合时间短,同时其可以尽可能地保留肛门的正常形态及生理功能,是符合微创理念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刺散对跟骨骨刺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消刺散治疗跟骨骨刺60例,并设对照组(采用天和骨痛贴膏)6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消刺散治疗组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为65%,两组疗效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消刺散外用能够有效缓解跟骨骨刺各项临床症状,是治疗跟骨骨刺的较理想的外用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