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rhPDGF-BB)与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联合应用对大鼠正畸牙压力侧破骨细胞FAK mRNA 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根据检测时间点不同分为5个小组(n=16),分别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实验组从加力第1天开始在正畸牙颊侧黏膜下隔日注射rhP-DGF-BB 10 ng与rhTGF-β15 ng,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PBS。加力后1、4、7、10和14 d分别处死每大组的一小组大鼠。收集标本,用TRAP染色观察压力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FAK 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rhP-DGF-BB及rhTGF-β1联合注射明显促进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的增加(P<0.05);破骨细胞内FAK mRNA基因量的表达7 d前增加(P<0.05),7 d后逐渐降低,14 d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PDGF-BB和TGF-β1联合应用促进正畸牙压力侧破骨细胞增殖,增加了破骨细胞内FAK mRNA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在下颌后缩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由于佩戴矫治器会使患者出现不适应问题,导致有的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正畸治疗.本文对Twin-block活动型矫治器和Frankel Ⅱ矫治器治疗患者临床抱怨评估的对比,期望为增进医患合作、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江策  刘建国  高海涛  张疆弢  丰雷  管晓燕  陈欣 《广东医学》2007,28(12):1920-1922
目的 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rhTGF)-β1对牙周组织改建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正畸治疗中加快正畸牙的移动,缩短治疗时间作初步探索.方法 30只SD大鼠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并于不同时间在该牙颊侧牙龈黏膜下注射不同剂量(1,5,10,50,100 ng)rhTGF-β1.加力10 d后,处死大鼠,取正畸牙及牙周组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计数近中牙根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rhTGF-β1注射剂量在1 ng 和5 ng时,压力侧牙周骨组织吸收、改建明显,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注射剂量5 ng时,破骨细胞数目最多(P<0.01);rhTGF-β1注射剂量为10,50与100 ng时则随剂量增大破骨细胞数逐渐减少,且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注射低剂量(<5 ng)rhTGF-β1时,可促进正畸牙压力侧破骨细胞的形成,增加破骨细胞数目,牙周组织以骨吸收为主;高剂量(10 ng~100ng)时可致以成骨为主的修复性改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个体化口腔卫生强化教育与常规口腔卫生宣教对青少年固定矫治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戴用矫治器后即用菌斑显示液显示牙面菌斑并针对个体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多次强化教育,对照组则在戴用矫治器前进行常规口腔卫生宣教。试验组及对照组均在戴用矫治器后的第1、4、8wk时进行菌斑指数的检测。结果8wk试验组菌斑指数(1.04±0.34)显著低于对照组(1.51±0.46)(P〈0.01),试验组口腔卫生状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的方式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可有效地控制菌斑,利于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的建立和保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原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传代,经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角蛋白和波形丝蛋白鉴定,取5~8代细胞用于实验;按茶多酚不同浓度分1 mg/ml(B组)、0.5mg/ml(C组)、0.25mg/ml(D组)、0.125mg/ml(E组)、0.0625mg/ml(F组)组和空白对照组(A组),采用细胞计数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茶多酚均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P<0.05),茶多酚作用的最适浓度为0.5 mg/ml,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结论 茶多酚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ngleⅢ类错 牙合畸形矫治后牙颌面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对 12名生长发育高峰期AngleⅢ类错 牙合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 ,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 SNA角增加 4.2 o,ANB角增加 5 .4o,NA PA增加5 .1o,A VL距离增加 6 .8mm ,SNB角减少 1.2 o,B VL距离减少 0 .2mm ;1 SN增加 6 .2 o。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可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抑制下颌生长 ,同时可导致下颌骨向下后旋转 ,上前牙唇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不同剂量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_1(rhTGF-β_1)对正畸牙模型大鼠牙齿移动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30只模型大鼠按rhTGF-β_1的剂量随机分0(对照组)、1、5、10、50、100ng组,每组5只。将不同剂量rhTGF-β_1每3d注射于模型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龈黏膜下,10d后处死动物。测量牙齿移动距离,称量动物体重。结果实验组移动距离均大于对照组,1ng组牙齿移动距离较多,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5ng组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10、50、100ng组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减少,与5ng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3组间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动物处死时体重均轻于实验前,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rhTGF-β_1可加快正畸牙移动速度,高剂量对正畸牙移动速度无明显影响,且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外源性TGF-β_1局部应用对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92只,随机分为丹参+加力组(A)、单纯加力组(B)、丹参对照组(C)和空白对照组(D)。A、B 2组再根据加力时间点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A、C 2组与B、D 2组隔天于左侧上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下分别注射丹参注射液及生理盐水。于加力后l、3、5、7、10、14 d分批处死大鼠,收集标本。体式显微镜测量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的改变,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第1天外,A组TGF-β1的表达均高于其余组别,3 d时TGF-β1染色显著增强,5 d达高峰;与B组相比,第3、5、7天时间点TGF-β1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5181±0.0037、0.5857±0.0023和0.4363±0.0021,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与C组及D组相比,任何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通过改善牙周组织微循环,进而促进TGF-β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正畸力作用下,不同正畸时间大鼠牙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探讨正畸力值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加力0g(对照组)、50g或100g,于加力后1、3、10、17天将大鼠处死,取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固定, 用HE染色方法观察牙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结果牙周组织对不同的正畸力产生不同组织反应。在50g力作用下,牙周组织反应活跃,牙齿移动速度快;100g力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移动停滞。结论牙周组织的适应性改建需要合适的正畸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