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染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基因(NES1)后,胃癌细胞株SGC-7901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cDNA3.1-NES1真核表达载体和pcDNA3.1-vector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再分别提取转染pcDNA3.1-NES1和空载体pcDNA3.1-vector的SGC-7901细胞总RNA。应用基凶芯片技术分析NES1转染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并用实时定量PCR检验实验结果。结果:NES1转染胃癌细胞株后引起广泛的基因变化,其中上调及下调2倍以上的共有177个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及转移等。结论:转染NES1基因后引起胃癌细胞SGC-7901基因广泛的表达变化,推测NES1的抑癌作用可能通过这些基因发挥,为进一步阐明NES1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内镜下伴有显著病灶周边或中央充血、发红的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内镜形态学特征及手术病理结果开展比较研究,以了解两者关联并提高常规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上海瑞金医院2006年6月~2007年9月共107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特征,其中病灶周边或病灶中央具有显著充血、发红改变者共2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畴,着重观察其病灶充血发生的部位、表面形态以及病灶边缘形态;核实其手术病理所示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形态学治疗对比。结果伴充血的早期胃癌按其充血的形态和相对位置可分为三类:1型为凹陷型病变周围不规则栅状充血;2型为浅表凹陷型病变中央出现红色充血颗粒及小结节;3型表现为浅表隆起型病变伴充血腺瘤样增生。28例患者中1型17例(60.7%),2型7例(25.0%);3型4例(14.3%)。不同充血形态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存在明显关联,其中1型充血改变以分化型癌为多(10/17,58.8%);3型均为分化型(4/4,100%);而2型几乎均为未分化型(6/7,85.7%)。结论胃浅表型病变伴黏膜充血发红样改变,常为早期胃癌的特殊改变。充血发红灶的发生部位及背景病变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存在明显关联,结合病变边缘轮廓、发生部位等信息,可进一步提高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手术率的演变及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上海瑞金医院7年间早期胃癌手术率的演变。方法统计2001年~2007年间外科胃癌切除手术例数、经切除标本病理学证实的早期胃癌数以及早期胃癌占胃癌总数的比例;按国际标准对确诊的早期胃癌进行形态学分类。结果7年间共行胃癌切除术2129例,经手术确认的早期胃癌340例。2001年~2004年间早期胃癌手术率为12.3%;2005年~2007年建立了多科联合的胃肠肿瘤学科群,早期胃癌手术率平均为19,6%,最高年手术率达到21,8%。检出的早期胃癌中以0-ⅡIc型最为多见,占67.1%;其次为0-Ⅲ型,占19.1%。结论早期胃癌的检出是一项经验积累的工作,多科协作是提高早期胃癌手术率的重要方法,我国应当努力开展无症状早期胃癌患者的筛选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47岁。因上腹不适伴恶心、呕吐宿食1年余于2006年初入住浙江省某医院治疗,先后多次胃镜检查诊断为肥厚性胃炎,活检病理示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胃癌患者自身血液中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经体外诱导分别扩增出DC和CIK细胞,二者共同培养后,利用MTT法检测DC细胞联合CIK细胞体外杀伤人胃癌细胞株(MNK-45、MNK-28、SG-7901)的活性。结果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得到的细胞群高表达CD3 CD56 ,平均值达到(56.74±7.63)%。通过彼此相互作用诱导出的细胞群体对胃癌细胞株MNK-45、MNK-28、SG-7901有杀伤作用,且杀伤活性随着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强。结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活性,且其杀伤作用与胃癌细胞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未婚,因反复腹部不适7年,加重伴发热4d于2017-08-07入院。患者7年前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当时治疗好转后出院(具体情况不详),出院后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门诊查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形成,平时口服奥美拉唑、胰酶胶囊对症处理。4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加重,伴有发热,体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症状性筛选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在上海市南汇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主诉为上腹隐痛饱胀不适的2 717例开展胃镜筛查胃癌研究。结果胃镜活检病理证实食管癌6例(0.22%),胃癌73例(2.69%);手术病理证实进展期胃癌66例(占检出胃癌的90.42%),其中7例未发现转移,59例发现转移;早期胃癌7例(占检出胃癌的9.58%)。结论加强胃癌知识宣传,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内镜下对早期胃癌的识别能力,农村基层医疗单位亦能检出一定数量的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8.
DCCIK细胞抗肿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的身体的任何组织,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亦是体内唯一具有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诱导初次免疫应答能力的APC。  相似文献   
9.
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识别与手术病理的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并分析胃镜胃黏膜活检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的病灶形态及其与手术病理的关系。方法26730例胃镜检查者中胃黏膜活检示HGIEN者44例,对其行手术治疗,分析内镜直视下病灶的色泽形态、皱襞特征、活检数量、手术大体标本形态及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根治,平均每次内镜检查对病灶行活检4.25次。44例患者中浅表病灶26例,其中仅6例(13.6%)经手术证实维持HGIEN诊断,16例(36.4%)为早期胃癌,4例(9.1%)为早期胃癌样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18例形似Borrmann各分型病灶,术后均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结论认真鉴别活检示HGIEN的病灶性质,提高胃镜活检的深度及准确性,并结合色素内镜及固有荧光诊断技术等方法可提高活组织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率。胃镜胃黏膜活组织检查为HGIEN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已存在浸润性癌生长,应积极手术干预,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拮抗剂对人胃癌荷瘤裸鼠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AT1R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以2mg/kg和5mg/kgTCV-116(AT1R拮抗剂)每日给荷瘤裸鼠灌胃,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胃癌裸鼠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AT1R在人胃癌细胞株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经TCV-116处理的胃癌荷瘤裸鼠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且TCV-116处理组的MVD和VEGF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选择性AT1R拮抗剂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途径产生抑制作用;故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能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