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期实验鉴定的2条丙型肝炎病毒HLA-A*0201限制性CTL(活化的CD8+T细胞)表位的体内外免疫学效应。方法: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肽C_181(LLSCLTTPV)和NS2_172(VLQAGLIRV)分别体外刺激HLA-A*0201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免疫HLA-A*0201转基因小鼠,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流式细胞术检测表位肽特异性CD8+T细胞的水平。结果:C_181和NS2_172诱导HLA-A*0201阳性PBMCs产生了高水平的肽特异性分泌IFN-γ的细胞和肽特异性IFN-γ+CD8+T细胞;在C_181和NS2_172免疫的HLA-A*0201转基因小鼠脾细胞中检测到了肽特异性分泌IFN-γ的细胞和肽特异性IFN-γ+CD8+T细胞。结论:C_181和NS2_172具有较好免疫学效应,有望用于研发CTL表位肽疫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血清型2 (DENV2)E蛋白Ⅲ区(envelope protein domainⅢ,EDⅢ)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并研究其诊断特异性。合成编码DENV2-EDⅢ的基因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1a;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菌株BL21;用重组表达的EDⅢ免疫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株SP2/0融合;将可产生识别抗EDⅢ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法从腹水中纯化单抗;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评估所制备的单抗识别DENV血清型1~4 (DENV1~4)的能力。本研究成功表达了DENV2-EDⅢ,并制备出3株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小鼠源性单抗既可识别DENV2,又可交叉识别DENV1、DENV3和DENV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应用于分娩的效果.方法:根据分娩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将140例产妇分为A组(57例)、B组(48例)和C组(35例).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B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C组产妇未采用无痛分娩术.比较3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T1)和宫口全开(T2)时的VAS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情况以及3组会阴侧切率.结果:T1时3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A组、B组VAS疼痛评分在T2时均明显降低(P<0.01),而C组则明显升高(P<0.01);且T2时A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C组,B组VAS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C组(P<0.01).T1时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在T2时均升高(P<0.05~P<0.01);且T2时A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B组、C组(P<0.05~P<0.01),B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亦均低于C组(P<0.01和P<0.05).C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1),而A组、B组会阴侧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的分娩效果良好,具有痛感轻、应激反应轻、会阴侧切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CTL-Th表位嵌合DNA疫苗并探讨其体内免疫学效应。方法:基于我们前期从HCV中鉴定的4条HLA-A*0201限制性CTL(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NS4b78-86、NS5a367-375、C181-189和NS2172-180),2条HLA-A*1101限制性CTL表位(NS3609-617和NS5b251-259),1条HLA-A*2402限制性CTL表位(NS5b382-390)和2条Th(辅助性T细胞)表位(P73-15和NS5A276-288),合成编码串联CTL表位和Th表位的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 DNATM3.1/myc-His(-)A;阳性重组质粒分别免疫HLA-A*0201、HLA-A*1101和HLA-A*2402转基因小鼠,采用ELISPOT实验和CTL杀伤实验检测小鼠脾细胞内单个CTL表位特异性T细胞的水平及其杀伤靶细胞的效应。结果:合成了含有Kozak序列和编码Igκ信号链序列、7条CTL表位、2条Th表位的基因序列并顺利克隆入了真核表达质粒。阳性重组质粒免疫三种转基因小鼠后,采用ELISPOT实验检测到小鼠脾细胞内存在单个CTL表位特异性分泌IFN-γ的CTL,后者可杀伤负载单个CTL表位的脾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诱导CTL反应的HCV的CTL-Th表位嵌合DNA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T细胞表位预测软件结合体外实验鉴定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方法 采用T表位预测软件Rankpep预测HCV特异性CTL表位,选择候选CTL表位加以合成;用候选CTL表位肽分别刺激HCV感染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PBMC中肽特异性分泌IFN-γ的斑点形成细胞(spots forming cells,SFC)的水平,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检测PBMC中肽特异性IFN-γ+CD8+T细胞的水平.结果 用5条候选CTL表位肽[NS3 450(TVPQDAVSR)、NS3 594(GPTPLLYRL)、NS4b 78(SMMAFSAAL)、NS5a 416(SEENVSVVF)和NS5a 367(TVSSALAEL)]分别刺激10个HCV感染者和2个健康者的PBMC后,健康者的PBMC不产生IFN-γ而7个HCV感染者的PBMC产生IFN-γ;HCV感染者的PBMC中肽特异性分泌IFN-γ的细胞的频率为(5-36)SFC/105 PBMC,肽特异性IFN-γ+CD8+T细胞占总CD8+T细胞的百分比为0.02%~0.25%.结论 ELISPOT结果和ICS结果证实5条肽NS3 450、NS3 594、NS4b 78、NSSa 416和NS5a 367为全新的HCV特异性CTL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技术的镇痛效果观察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采取任何药物镇痛干预措施)和研究组(62例,采取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技术)。观察对比两组分娩方式、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间、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1 min与5 min的Apgar评分以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的发生率为4.84%(3/62),低于对照组的19.36%(12/62)(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技术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前期鉴定的5条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的HLA-A2限制性及其免疫学效应.方法 基于T2胞株,采用MHC-肽复合物稳定性试验研究前期鉴定的HCV特异性CTL表位与HLA-A2分子的亲和力;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和ELISPOT研究七述HLA-A2限制性CTL表位体外刺激HLA-A2刚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肽特异性CTL的效应;采用CTL杀伤试验研究上述肽特异性CTL杀伤靶细胞(负载相同肽的T2细胞)的效应.结果 前期研究鉴定的5条CTL表位肽中,NS4b_78(SMMAF-SAAL)和NS5a_367(TVSSALAEL)与HLA-A2分子有高亲和力(FI1);ELISPOT结果显示NS4b_78(SMMAFSAAL)和NS5a_367(TVSSALAEL)可诱导高水平的分泌IFN-γ的效应细胞[分别为(60±6)SFC/10~4PBMC vs(4±1)SFC/10~4PBMC,P<0.001;(10±3)SFC/10~4PBMC vs(2±1)SFC/10~4PBMC,P<0.001];ICS结果证实这两条肽刺激HLA-A2阳性PBMC后,在CD8~+T细胞中产生了高百分比的CD8~+IFN-γ~+T[分别为(2.33±0.22)%vs(0.05±0.01)%,P<0.001;(0.36±0.06)%vs(0.03±0.01)%,P<0.001];并且,肽特异性CTL可特异性杀伤负载相同肽的T2细胞.结论 NS4b_78(SMMAFSAAL)和NS5a_367(TVSSALAEL)受HIA-A2限制,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温州地区62例HCV感染者的基因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HCV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RT巢式-PCR法,对62例HCV-IgG阳性者进行HCV-RNA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结果:62例研究者中,HCV基因型1b单阳性率为35.48%,基因型2a单阳性率为3.23%,1b和2a双阳性率为61.29%,1b总阳性率为96.77%,2a总阳性率为50%。结论:温州地区HCV的基因型以1b型占优势,并且基因型1b和2a混合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人白细胞抗原(HLA)-A*0201限制性HCV-CTL表位.方法 基于RANKpep和SYFPEITHI细胞表位预测软件预测结果,选择合成6条候选CTL表位.研究候选CTL表位肽与T2细胞表达的HLA-A*0201分子的亲和力,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S)实验研究HLA-A*0201高亲和力肽在HLA-A*0201阳性HC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刺激CTL反应情况.结果 在6条候选CTL表位肽中,肽C_181(LLSCLTTPV)和NS2_172(VLQAGLIRV)与HLA-A*0201分子有高亲和力,其亲和力随肽浓度增加而升高.在10例HLA-A*0201阳性HCV-1b感染者每1×105PBMC中,肽C_181和NS2_172刺激后,特异性分泌IFN-γ细胞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分别为0~19和0~20.肽C_181和NS2_172特异性IFN-γ+CD8+T淋巴细胞占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006%~0.065%和0.005%~0.080%.结论 肽C_181(LLSCLTTPV)和NS2_172(VLQAGLIRV)为HLA-A*0201 限制性HCV-CTL表位.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对果糖饲养大鼠血糖血脂及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对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和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 1mon ,随机分为两组 :高果糖组 ,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 1mon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 ,喂高果糖饲料和罗格列酮 (5mg·kg-1·d-1,溶于饮水中 ) 1mon。最后 ,每组一半大鼠麻醉从心脏取空腹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每组另一半取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 ,固定 ,切片 ,HE染色 ,用病理分析系统测量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重构指标 :内径、中膜、中膜 /内径、中膜横切面积。结果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与高果糖组对比 ,罗格列酮降低了血压 (16 0kPavs 18 0kPa ,P <0 0 1)、胰岛素 (34 89mIU·L-1vs5 3 5 6mIU·L-1,P <0 0 1)、甘油三酯 (0 5 6mmol·L-1vs1 16mmol·L-1,P <0 0 5 ) ,升高了胰岛素敏感指数 :血糖 /胰岛素的值 (0 2 6vs 0 14 ,P <0 0 5 ) ;增加了肠系膜小动脉内径 (173 0 μmvs 10 0 0 μm ,P <0 0 1) ,减小了中膜 (18 8μmvs 2 4 5 μm ,P <0 0 5 ) ,减小了中膜 /内径(10 90 %vs 2 5 5 5 % ,P <0 0 1) ;减小了主动脉中膜 (89 0μmvs 10 9 0 μm ,P <0 0 1) ,减小了中膜 /内径 (5 74 %vs6 80 % ,P <0 0 1)。结论 罗格列酮能降低果糖饲养SD大鼠的高血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