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为各类肿瘤之首[1 ] 。临床表现有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由癌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癌作用于其它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等。症状体征典型的患者就诊时,临床医师通过X线胸片、胸部CT、MRI、纤维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学等相关检查可初步发现或明确诊断。但部分患者就诊时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收治和转院后随访的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2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检查手段,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腹部外伤发生肝脾破裂病人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腹部外伤手术患者30例,采用美国 Cell 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行血液回收与回输,对术中回收血量>1000 m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1000 mL 者手术结束时清洗回输,同时监测患者入室时、血液回输前及血液回输后、出室时的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s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回收血量为1410 mL,血液经洗涤回输后,患者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除1例患者术后10 d死于脓毒症以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且未见输血相关并发症。结论:腹外伤肝脾破裂患者术中血液回收安全有效,并且显著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量,减少库存血的输注以及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3岁.因脑顶叶胶质瘤于2009年6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顶叶胶质瘤摘除术.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麻醉监测项目有心电图(ECG)、浆膜腔液铁蛋白(I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手术开始前,行连续腰穿,并以硬膜外导管留置为脑脊液引流管,拟通过部分降低颅内压更好地暴露手术野;快速诱导后,建立通畅人工气道,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以及阿曲库铵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长托宁和东莨菪碱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心功能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20例和东莨菪碱组20例,麻醉前分别给予长托宁和东莨菪碱,观察注药前后两组患者2、5、10、20、30 min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率变异总功能(TP),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及两组镇静程度.结果注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注药后东莨蓉碱组心率(HR)、MAP和RPP显著升高(P<0.05),而长托宁组变化不明显;两组间HR、MAP和RPP比较,长托宁组低于东莨蓉碱组(P<0.05);东莨蓉碱组注药后2 min,TP、LF、LF/HF均明显升高(P<0.05),5 min后明显降低;长托宁组有相同变化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药5 min后两组患者HF均显著下降(P<0.05),长托宁组下降幅度小于东莨蓉碱组(P<0.05).长托宁组镇静效果优于东莨蓉碱组(P<0.05).结论长托宁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小于东莨菪碱,而镇静效果优于东莨菪碱,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泵注瑞芬太尼应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50例,准备实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术)。所有患者随机分戍A、B两组。A组为瑞芬太尼组,B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静注瑞芬太尼1.0μg/kg,然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5μg/kg·min)。B组患者根据结石位置选择相应椎间隙行连续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用药均为2%利多卡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尿道置镜至膀胱时(T1),经膀胱置镜至输尿管时(T2)以及输尿管开始碎石时(T3)3个时间点的呼吸、循环变化,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情况,口述描绘四级评分及麻醉效果。结果经尿道置镜至膀胱时A组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口述描绘四级评分A组优于B组。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整个手术过程中0AA/S评分及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有一定呼吸抑制发生率,但对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泵注瑞芬太尼应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术,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或胸前壁手术的患者31例,在助手的帮助下,按拟定好的要求摆好体位,并按程序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记录局麻开始到置管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和穿刺次数,手术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并更换穿刺点敷料;在术后的第三天回访,以痛觉模拟评分(VSA)询问患者穿刺点局部疼痛情况并测量穿刺点敷料渗出面积。结果 31例患者中有30(96.8%)例患者在30min内穿刺成功,1例患者因为穿刺时间过长(〉30min),改成全身麻醉,平均穿刺时间为(12.3±7.2)min,最短穿刺时间为3min,最长穿刺时间为28min;平均穿刺次数为(2.1±1.8)次,最多穿刺次数为6次,有8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6例患者述在平卧位穿刺点有中度疼痛,其余患者均为轻度疼痛;穿刺次数与穿刺后VSA的疼痛评分正相关(r=0.525);所有患者穿刺点均无明显出血,敷料渗出面积为(2.2±1.1)cm2,且呈正态分布。结论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30min成功率高,无明显穿刺后疼痛和出血。  相似文献   
8.
欧阳帆 《求医问药》2014,(18):251-252
目的 :探讨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调查其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次及感染率,归纳总结诱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这100例患者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14%),发生消化系统感染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7%),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9%),发生其他系统感染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4%)。经统计分析,在55例男性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22例(占患者总数的40.00%),在45例女性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26.67%),男性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60例年龄>50岁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25例(占患者总数的41.67%),在40例年龄≤50岁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22.50%),年龄>50岁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50岁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64例住院时间>1个月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3例(占患者总数的51.56%),在36例住院时间≤1个月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2.78%),住院时间>1个月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住院时间≤1个月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70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42.86%),在30例未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13.33%),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年龄>50岁、住院  相似文献   
9.
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全部住院手术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37%,大手术后发生率达35%~50%,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1],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属于PONV高危人群[2]。盐酸托烷司琼作为5-羟色胺3(5-HT3)受体阻断药,常用于该类手术PONV的预防和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发生PONV[2]。盐酸戊乙奎醚既可减  相似文献   
10.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成为各类肿瘤之首。临床表现:(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2)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3)由癌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4)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等。症状体征典型的患者就诊时,临床医师通过X线胸片,胸部CT、MRI纤维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学等相关检查可初步发现或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