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值在预测患者疾病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2例SLE患者,依据其NLR高低分为3组:高NLR组(NLR5.0),中NLR组(2.0≤NLR≤5.0),低NLR组(NLR2.0)。患者疾病活动度采用SLEDAI评分。分析NLR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高、中、低NLR组SLEDAI评分分别为9.1±2.8、6.6±2.2、3.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NLR值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87,P0.001)。结论 NL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SLE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系列莨菪烷衍生物,评价其对大鼠气管的拮抗活性及组织选择性(气管/心脏)。方法 以3α-羟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A0)为起始物,通过酰化反应合成系列3α-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分别选取含丰富M2、M3受体并由其介导收缩的大鼠心脏(M2)和气管平滑肌(M3)为测试样本,通过组织功能实验,测试合成物对大鼠离体心脏和气管的拮抗活性。结果 制备8个莨菪烷衍生物,A1~A4对心脏和气管有明显拮抗作用,A5~A8对心脏和气管无拮抗活性。A1对气管的拮抗参数pA2值最大(pA2= 7.32),且有较高的组织选择性(气管/心脏)(ΔpA2=1.51)。结论 减小莨菪烷母核的C-3α位苯环上取代基的体积或增加苯环上π电子云的密度,对提高化合物拮抗气管的活性及组织选择性(气管/心脏)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合成系列莨菪烷类衍生物,测试其对M3受体的拮抗活性,并进行构效研究。方法分别以3α-羟基莨菪烷(D0)、3α-羟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T0)为起始物,通过酰化反应合成3α-酰氧基莨菪烷(D类)和3α-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T类)。以碘甲烷对D类化合物作进一步烷基化改造,合成N-甲基-3α-酰氧基莨菪烷碘季铵盐(S类)。选取大鼠气管平滑肌(其收缩效应主要由M3受体介导)为测试样本,通过离体组织功能实验,评价合成物对M3受体的拮抗活性。结果制备6个新莨菪烷类化合物,其对M3受体都有明显的拮抗作用。S1对M3受体的拮抗参数pA2值最大,而T2的pA2值最小。结论对莨菪烷母核上的N原子作甲基化改造使化合物的拮抗活性增强,6β位的乙酰氧基使化合物的拮抗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直接检测唾液中氨磷汀(amifostine,AMI)的方法。方法 收集6位健康成年志愿者唾液为基质,石杉碱甲(huperzine-A,HupA)为内标,采用蛋白沉淀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唾液中的氨磷汀。色谱柱为ZIC-HILIC亲水色谱分析柱(2.1 mm×100 mm,3.5 μm),质谱分析采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结果 氨磷汀在唾液中检测到的线性范围为0.938~30 mg·L-1 ,线性关系良好,典型代表方程为:y=0.072x-0.005 26 (r=0.999 1) (n=6),定量下限为0.938 mg·L-1(S/N>10)。唾液样品的低、中、高3个质控浓度(1.0、5.0和25 mg·L-1)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其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5%。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氨磷汀检测方法直接、快捷、简便、灵敏度高及定性好,适用于唾液中氨磷汀的测定及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癌气"概念在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认为癌气可以为肿瘤的早期预防提供病因依据;扶正是防止癌前病变向恶性肿瘤转化的有效措施;发现特效药物是治疗肿瘤的途径;矿物类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应受到重视;温病学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方药可以为防止肿瘤转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高通量测定人血清伏立康唑(VRC)血药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阐明不同年龄段患者VRC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方法:以VRC同位素(VRC-d3)为内标,建立U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VRC血药浓度,并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室间质评活动验证方法准确性。对临床应用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VRC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结果:LC-MS/MS运行时间为1.5 min,在0.2~8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待测物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准确度103.5%~107.3%,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10%。VRC提取回收率为95.20%~98.27%,VRC-d3提取回收率为97.12%~99.73%,RSD均<10%。CAP室间质评检测结果与均值的偏差为-7.74%~-0.85%。50%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不在治疗范围内,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儿童患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且简便快速,极大缩短了报告周期,适用于儿童和成人VRC血药浓度的快速检测。不同年龄段患者的VR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0~2岁低龄儿童急需VRC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睾酮(T)、双氢睾酮(DHT)、雄烯二酮(AD)、脱氢表雄酮(DHEA)和17α羟孕酮(17OHP)的方法,并确定表观健康人群血清中5种甾体激素的参考区间.方法 血清样品沉淀后经SOLAμHRP固相萃取柱纯化,采用Poroshell 120 EC-...  相似文献   
9.
阿糖胞苷与阿糖腺苷均为临床常用的药物,使用过程中易被误用。本文结合热点事件对临床药物阿糖胞苷与阿糖腺苷的来源,临床用途等做一叙述。继而结合我国医疗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分析导致临床用药差错的成因、用药差错的后果以及预防措施等。本文旨在减少临床用药差错,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欧美贤  卢金淼 《上海医药》2011,32(3):121-122
2007年5月23日,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的尼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报告中指出:罗格列酮可使患者心脏病和心衰的发生率增加43%,并可能增加患者因心脏疾病致死的风险。其实临床应用中早有关于罗格列酮可致心脏病风险提高的监测报告,而罗格列酮也在美围因此经历过多轮核查和退市风波,导致各国研究人员开展了多项罗格列酮安全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