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38篇
  3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生物黏附片是利用生物粘附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片状制剂,主要由有生物黏附性的聚合物与药物混合组成,能够加强药物与粘膜接触的紧密性与持续性,因而有利于吸收,容易控制药物吸收的速率和吸收量。中药胃肠道生物黏附片研究基本承袭了西药胃肠道生物黏附给药系统(Bioadhe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就近年来胃肠道生物黏附的作用特点、黏附机理、黏附片制备工艺及生物黏附材料的种类、质量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所采用的焦磷酸重量法很难直接分析空气粉尘中石英含量,通常以测定降尘或原料中游离SiO_2含量来推断空气粉尘中的含量.这样的测定结果很难反映工人实际吸入的粉尘中游离SiO_2的真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为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前认为发病高峰在35-55岁,然而近几年我们发现宫颈癌有年轻化的趋势,30岁之前发病也并不少见。而妇女大多选择在25-35岁之间怀孕,妊娠合并宫颈癌的阴道流血易被误为先兆流产而不敢做妇科检查,以致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5.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为外科常见病。内痔分度: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无内痔脱出,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Ⅱ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伴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便时带血,伴有痔核脱出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内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内痔脱出,不能还纳,内痔可伴发绞窄、嵌顿。外痔为肛周皮下血管丛扩张,隆起的软团块。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6.
谢逍  魏继鸿  刘双  李淳  廖波  王扬洁 《西部医学》2023,35(6):875-880
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摄食-吞咽训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吞咽障碍的应用及对呼吸能力、吞咽功能、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107例AIS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摄食-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喉镜吞咽功能(FEES)评估结果、呼吸功能、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功能初筛量表(EAT-1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包括舌骨向前、上移以及喉向前、喉上移最大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ES评价中声带麻痹、食物渗漏、食物潴留、误吸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最长呼气时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最大吸气压(PImax)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营养指标BMI指数、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摄食-吞咽训练治疗AIS后吞咽障碍,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 我院普外科自1989年~1998年,对行胃大部切除术42例患者的胃空肠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将无输入空肠袢的一层吻合法应用于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DEHP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凋亡基因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DEHP对CHO细胞进行染毒24 h和48 h,应用CCK8试剂盒测定DEHP对CHO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基因(Bcl-2、caspase-8、caspase-9)和癌基因(c-fos、k-ras、p53)表达水平改变。结果DEHP染毒CHO细胞24 h的IC50为612μM,染毒48 h的IC50为336μM。DEHP较高剂量(150μM和300μM)染毒条件下,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300μM DEHP染毒时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加;150μM和300μM DEHP染毒条件下c-fos表达水平增加;300μM DEHP染毒条件下k-ras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53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DEHP可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引起CHO细胞凋亡,也引起癌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腰围身高比(WHtR)是反映内脏脂肪和评价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简单而准确的体格测量指标,但WHtR 与NAFLD的关系研究十分有限。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WHtR与NAFLD的关系。 设计:常规体检数据的回顾性分析。 方法:以所有参加上海市闵行区2014至2020年住校学生健康体检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血清ALT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性别和年龄别第97.5百分位数水平定义为疑似NAFLD(简称NAFLD)。基于全国数据提示心血管代谢风险聚集的WHtR作为切点值,以男孩和女孩WHtR分别≥0.481和≥0.456定义为WHtR升高;以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等协变量后,分析WHtR升高与NAFLD的关系。通过计算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WHtR升高对NAFLD的区分效果。 主要结局指标:WHtR与NAFLD的关联性。 结果:与WHtR正常组相比,NAFLD患病率在 WHtR升高人群中显著升高(16.2% vs 2.3%, P<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在WHtR升高人群中,男孩NAFLD患病率高于女孩(21.6% vs 11.0%,P<0.001),而在WHtR正常人群中男孩和女孩的NAFLD患病率接近(2.3% vs 2.2%, P=0.71)。WHtR升高人群NAFLD的发生风险增加 71%,校正的OR =1.71,95% CI:1.26~2.3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WHtR升高分别能增加男孩77%(OR=1.77,95% CI:1.19~2.63,P=0.005)和女孩69% (OR=1.69,95% CI:1.05~2.71,P=0.005)的NAFLD发生风险 。WHtR升高区分NAFLD的AUC为0.73(95% CI:0.71~0.76),敏感度63.2%、特异度83.4%、阳性预测值16.8%和阴性预测值97.7%。 结论:儿童青少年WHtR升高与NAFLD的发生独立相关;学校和社区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重点关注WHtR升高的人群,除了血压、糖脂代谢异常以外,还需特别关注NAFLD的患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