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汗症的中医临床治疗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来红  周然宓 《光明中医》2008,23(1):122-123
多汗症为在无发热情况下全身性、偏侧性或局限性长期多汗的一种表现,为临床所常见,主要发生于手掌、足跖、腋窝和其它褶皱部。属中医自汗、盗汗的范围。虽然多汗症不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甚至有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但其实却绐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和尴尬。从古至今,中医对多汗症的治疗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最近10几年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理想疗效。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2.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也称为异位妊娠。随着近年来盆腔炎症患者的增多,宫外孕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姚超华等报告为1∶23(2005~2008)[1]。如何在未破裂前早期诊断和治疗宫外孕,是减少患者出血,保留患者输卵管功能的关键。高分辨率经阴道CDFI的应用,使早期宫外孕的诊断率大大提高。我们对53例宫外孕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总结,旨在探讨经阴道CDFI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探讨3D—STI评价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3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发病率匹配的对照组26例。经胸采集心尖全容积三维图像,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两组病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15)、整体圆周应变值(GCS)、整体径向应变值(GRS)及整体面积应变值(GAS)。绘制各参数ROC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点。并对各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各整体心肌应变参数均明显减低fGRS:(47.72±8.66)比(40.05±8.66),P〈0.001;GCS:(-17.88±2.37)比(-14.89±2.61),P〈0.001;GLS:(-14.10±2.61)比(-17.04±2.60),P〈0.001;GAS:(-30.20±2.57)比(-25.63±3.73),P〈0.001]。ROC曲线表明GRS、GCS、GLS、GA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8%、65.6%、78.1%、84.4%,特异性分别为65.2%、65.4%、70.0%、78-3%。相关性结果表明:GLS、GCS、GAS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4、-0.655、-0.693(P〈0.001);GRS与LVEF之间呈正相关,r为0.643(P〈0.001)。结论3D—STI能较敏感地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其中面积应变较其他指标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四物消风汤辅助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新店中心卫生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西替利嗪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四物消风汤治疗,统计对比2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79.55%(35/4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50例和对照组32例,经胸采集全容积动态三维图像,脱机分析,得到左室17个节段的整体应变参数: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绘制各个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点,比较其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冠心病组GLS、GCS、GRS、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GLS、GCS、GRS、GAS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分别为75.6%、64.1%、66.7%、78.9%,特异性分别为64.3%、65.4%、62.1%、74.1%。结论3D—STI能较敏感地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其中GAS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手术前后心脏结构变化和心功能状态情况,以及三尖瓣反流程度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变化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对照组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对比对照组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手术前1周和术后三月左心房横径(LA)、右心房横径(RA)、左心室张舒末期内径(LV)、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左室收缩期射血分数(LVEF)、右室收缩期射血分数(RVEF),对三尖瓣瓣环舒张以及收缩末径进行测量,从而可以准确地算出三尖瓣瓣环缩短率Rt,计算公式是Rt=(TD-TS)/TD;随后将三尖瓣返流束描绘出来同时计算其面积大小,计算返流束面积与右心房面积比值TRA/RAA;测量三尖瓣最大返流速度V,4V2+10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 MS术前一周组较对照组LA、RA、LV、RV、LVEF、RVEF、Rt、TRA/RAA及PAS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RA/RAA将TR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对比三组结果显示中、重度FTR组较轻度FTR组RV、TRA/RAA、Rt、PASP测值增高,其中RV、Rt、PA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FTR组较中度FTR组PASP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MS术后三月组较MS术前一周组比较,LA、RA、RV、LVEF、RVEF、Rt、TRA/RAA、PA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末内径(LV)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根据二尖瓣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三尖瓣成形术将患者分为成形术与非成形术两组三尖瓣成形术组与非成形术组比较,RA、RT、TRA/RAA、PA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及RVEF测值无统计学差异。21例施行三尖瓣成形术的中重度三尖瓣反流(TR)患者中,14例术后TR消失(占67%),7例转为轻度TR(占33%)。结论术前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功能及肺血管病变情况,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是否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