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前情感障碍证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持续走高,因其对于女性患者情绪等的异常影响,相伴的自杀发生率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一线治疗药物氟西汀已被证实存在疗效差异性,辅证此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调节中枢。然中西医体系不同,中医各家亦有不同。可惜的是,国内外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划分依据,致使临床用药缺乏针对性。以PMDD药物疗效差异作为切入点,对于PMDD分型必要性和如何分型做出简要探讨,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突变和社会变迁,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等精神情绪类疾病高发,中医称之为情志病。此类疾病对患者躯体及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表现为诸多情感障碍症状,病程日久,影响人际关系,降低生活、工作质量,影响严重者会有轻生念头,甚者造成家庭悲剧。临床大数据研究发现:具有焦虑、抑郁特质的个体易患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趋于焦虑型和抑郁型两类,而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亦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共病形式。作为高发疾病的抑郁症和经前期综合征是否存在某种共病机制?二者易感特质存在何种联系?理清相关关系对于进一步的药物研发、临床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重度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及肝气郁两证中5-羟色胺3受体(5-HT3R)与大麻黄受体1(CB1R)的含量,探索两证异常具有的同中存异特征,指出肝疏泄失常所致肝气逆证、肝气郁证为重度经前期综合征(PMS)主证,已知5-HT3R与CB1R共表达于情绪调控脑区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因此深入探索5-HT3R与CB1R对PMDD作用机制有可能揭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小儿颈静脉扩张症临床很少见,如诊治不当,将有发生血栓、感染、意外损伤破裂大出血的生命危险。我院1986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小儿颈静脉扩症26例,本文初步探讨了超声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次全切除术胃回肠末段吻合是胃大部切除术的一种严重错误,本文2例虽经后期确诊,并行手术纠正,终因长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整体动物实验分析丹皮酚治疗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dysphoricdisorder,PMDD)的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 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皮酚作用靶点;通过OMIM、Drug Bank、Gene 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PMDD发病机制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对丹皮酚-PMDD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使用DAVID网站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制PMDD大鼠模型,检测海马脑区5-HT1A、MAOA、MAOB的mRNA的表达水平及5-HT水平,验证丹皮酚治疗PMDD的作用通路及靶点。结果 网络药理学发现丹皮酚与PMDD交集靶点16个,主要涉及5-HT信号通路的基因如5-HT1A、MAOA、MAOB等;整体动物实验发现丹皮酚可以提高模型大鼠5-HT1A、MAOA、MAOB的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海马脑区5-HT水平。结论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成功预测了丹皮酚治疗PMDD作用靶点,结合整体...  相似文献   
7.
赵雪然  杨焕新  李爱霞  袁会珍 《临床荟萃》2009,24(18):1589-1589
例1,女,2岁3个月。因发热、咳嗽、憋气5天,在当地医院就诊并行心电图检查,因心电图异常而被诊断为疑似心肌炎,为进一步诊治于2008年5月16日来我院就诊。外院心电图示:心肌缺血(V1~V5导联T波倒置,V6低平)。查体:体温38℃,心率120次/min,心肺听诊未见异常,于我院查心肌酶谱及心脏超声正常。患儿在常温、仰卧位、镇静药灌肠睡眠状态下,再次复查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安放精确定位,采集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舒郁宁心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氟西汀)、舒郁宁心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为期21 d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建模2周后起,进行为期21 d的给药。其中正常组不给药,模型组ig生理盐水,西药组ig氟西汀药液12 mg·kg-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ig舒郁宁心方药液2.5,7.5, 25.0 g·kg-1。对比各组大鼠在第1天(造模前)和第56天(给药结束后)的体重、糖水摄入量、水平运动格数、垂直运动次数。对比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和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第56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体重、糖水摄入量、水平运动格数、垂直运动次数及CA1区和CA3区的BDNF和TrkB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IA)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舒郁宁心方各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舒郁宁心方可以改变海马组织中的BDNF和TrkB表达水平,进而起到一定的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最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此为据,阐明新理念是科学理念的核心精神贯穿“理性质疑,科学检验,研究与结论取得公认”的三点一线环环相扣的科学理念;具有“改变中医理论,引导中医创新研究,提升中医学人思想”的三大作用。以本研究所提出的阴阳指代机体生理与病理及防治效应假说,实证分析“医哲分开”阴阳转向到医学的可行途径;展示新理念引导,方显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系列行为学测试,比较中药白香丹胶囊(BXD)、5-羟色胺3受体(5-HT3R)特异性激动剂及其拮抗剂、大麻素受体1(CB1R)特异性激动剂及其拮抗剂对经前期烦躁障碍(PMDD)焦虑症大鼠的干预效应.方法 大鼠经卵巢摘除、激素诱导动情周期和居住入侵3种复合因子构建PMDD焦虑症动物模型.后续实验分两批进行: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