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抗原递呈载体,检测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在体外对淋巴细胞是否有刺激增殖、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及促进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分离及培养采用贴壁法;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实验分为肿瘤多肽组(肽+DC-CIK)、DC-CIK组和单纯CIK组进行各项功能检测与比较。结果:在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存在时, 3组细胞均增殖明显。肿瘤多肽组在第4天、第6天(第4天Z=-3.79, P<0.001;第6天Z=-2.95, P<0.01)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CIK组,在第4天时,450 nm光密度显著高于DC-CIK组(Z=-2.02, P<0.05)。培养体系中无IL-2时,各组淋巴细胞均增殖缓慢,各时间点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多种细胞因子产生量高于单纯CIK组,其中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Z=-2.61, P<0.0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on factor, GM-CSF)(Z=-3.85, P<0.001)、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Z=-3.56, P<0.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ɑ, Z=-3.40, P<0.001)的分泌量与单纯CIK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刺激组与DC-CIK组相比,除IL-4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Z=-2.15, P<0.05), 其余各项细胞因子分泌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CIK组与单纯CIK组相比,IFN-γ(Z=-2.44, P<0.05)、TNF-ɑ(Z=-2.26, P<0.05)和GM-CSF(Z=-3.73, P<0.001)分泌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多肽组与DC-CIK组、单纯CIK组在18 h与24 h的杀伤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高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树突状细胞疫苗特异肿瘤多肽联合树突状细胞体外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提高多个细胞因子的分泌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方案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乳腺肿瘤内科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4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A组)或卡培他滨(B组)方案进行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试验, A组第1、8天多西他赛35 mg/m2 静脉滴注,第1天塞替派60~65 mg/m2 静脉滴注,B组第1、8天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每日2次。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组22例,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组24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一致。可评价疗效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组2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组22例。两组疗效分别为部分缓解9.52% vs. 27.27%(2/21例,6/22例),稳定52.38% vs. 31.82%(11/21例,7/22例),进展38.10% vs. 40.91%(8/21例,9/22例),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1.90% vs. 59.09%(13/21例,13/2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9个月(95%CI 0.77~15.03)vs. 8.3个月(95%CI 4.01~12.59),1年生存率分别为88.2% vs. 81%,P值均>0.05,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组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主要不良反应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白细胞减少45.45% vs. 26.09%,中性粒细胞减少45.45% vs. 21.74%,血小板减少9.09% vs. 0%,手足综合征0% vs. 13.04%,P值均>0.05,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塞替派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一定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经济、有效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且与国际接轨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模式。方法:通过细化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程、重视专业化人员梯队建设、加强试验过程中的监查力度等措施,全面完善临床试验管理体系。结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我院药物临床试验的实施管理水平。结论:规范化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模式的推广,对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国际化接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确切地了解结构式摘要的应用情况,我们在MEDLINE上抽样检索了1988~1997年520种外文期刊的英文摘要,现将调查结果及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一、结构式摘要应用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6.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于1980年3月创刊,为季刊,限国内发行。1987年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CN61-1060/R,ISSN 1000-2790。1988年取得国际化学文摘部编码CODEN:DJDXEG。经邮局发行。国外征订和交换已60余份。10年来共刊出各类文稿1354篇,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医学论文比例有所增加。经CUJA(via DIALOG)、中国医学文摘、美、苏等检索刊物转引,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今后将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编辑水平和印刷质量,扩大发行和交流,真正成为学校的学术窗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的晚期肿瘤患者是否会从DC-CIK治疗中获益。方法 对13例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ECOG评分大于3的患者进行DC-CIK治疗,同时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ECOG评分的变化,统计O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末次DC-CIK治疗后两个月与治疗前对比,CD3+T细胞的增加和CD8+CD28-T细胞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DC-CIK治疗11位患者ECOG评分得到改善,11位患者OS大于预计的3月,而且有7位患者至随访末仍然生存(均已大于6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预计生存期小于3月的晚期肿瘤患者行DC-CIK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修改退修稿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论文写作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坚持医学论文写作的训练,是提高医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认真修改编辑部退给作者的退修稿件,是提高作者医学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面对投至编辑部的大量医学论文,我们本着对每一篇稿件高度负责的态度,经过相关专家初审、二审,再经过编辑部的修改后,提出详尽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专题组稿是提高综合性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要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专题组稿要有创新的意识,新颖的思维;注意发挥和提升本地区优势学科的特色;紧密依靠编委,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编辑的学习,提高组稿的效果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