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539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35篇
  2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K细胞及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日1次,每次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共24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测定NK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水平,统计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比较,治疗组NK细胞和CD8~+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16.67%,治疗组转阴率为2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36.67%,治疗组转阴率为5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埋线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水平,降低CD8~+淋巴细胞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2.
杨凌 《健康之路》2015,(3):46-47
<正>邻居王伯伯今年60多岁了,他在一家制药厂当了一辈子工人,几年前退休,凭着不到1500元的退休金,日子过得有些拮据。不过,最近两三年,大家却发现他的日子越来越好。不久前,王伯伯为儿子在市中心全款买下了一套300万的房子,更是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终于,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王伯伯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王伯伯最近几年,都在做一个"绝当"的生意。所谓绝当,就是指客人将物品拿到当铺典当,但是,在典当期限届满后,客人没有赎回物品或者续当,  相似文献   
3.
1995~1999年,我们对56例高龄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 ,年龄75~86岁 ,平均78.02岁。临床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排尿不畅、尿线变细、尿频、尿急等 ,进行性加重1~20年。部分患者伴血尿、排尿中断、充溢性尿失禁 ,有1次以上急性尿潴留或留置导尿史27例。残余尿量70~500ml者15例 ,>500ml者3例 ,已在外院行膀胱造瘘者9例。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Ⅰ度5例 ,Ⅱ度34例 ,Ⅲ度17例。并发膀胱…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研究院王永炎院士:科技部2002年人口健康发展纲要明确曾提出,让中医分别参与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创新药物的开发,但我认为中医的发展一定要把专项研究列为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以一个领域为基础,主要内容是选课题,立项目,今后中医的研究领域不仅是中医内科,而且着眼于一级学科门类,中医内科只是重点之一。还要注意发挥中医优势的三级学科,如消化系统疾病,中医中药在此领域是优势学科,但目前课题较少,投入严重不足。其次是缺如的学科研究方向,如外史,即医史以外的如科技史、思想史与疾病史。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方法的改进,使造影变得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方法通过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戳孔旁插入气腹针,取出气腹针的内芯,插入硬膜外道管,插入胆囊行术中胆道造影,插管失败后,改用头皮针胆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且费时少。结论该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确能将造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臀部和四肢多个黄色结节10余年于2007年2月1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臀部出现多个黄色的境界清楚的略隆起的豌豆大小球形结节,后逐渐增多增大,个别如鸡蛋大小,随后双侧膝关节及肘关节伸侧亦发现数个黄色的略隆起的圆形小结节。无明显瘙痒、疼痛。未进行特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臀部、大腿后部、窝、双侧膝关节及肘部伸侧可见片状黄色的境界清楚的略隆起的斑块,臀沟处及大腿后部可见豌豆至…  相似文献   
7.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与人的体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近年来人类遗传学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体质差异的关键在于酶的类型不同。研究发现,促进人体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酶,同我们所熟悉的血液有A、B、O、AB等各种型别一样,也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型别。由于遗传所致,这些酶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存在差别,在功能上也有相应的差异。正是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8.
肥肉本是餐桌上佳肴,是红烧肉、炖蹄膀等的主料。然而,近年来不少人对肥肉望而生畏,认为它是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罪魁祸首。国内外不少医学、营养学专家却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 (CRF)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 16 0例CRF病人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 (tHcy)水平 ,同时用离子夺获分析法和微离子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浆叶酸(FA)和维生素B12 (VB12 )浓度。结果 :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 (2 2 6 9± 12 16 ) μmo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7 97±2 6 5 ) μmol/L ,CRF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 82 5 0 % ,其中血液透析组血浆tHcy水平 (2 4 13± 12 6 8μmol/L ,n =73)明显高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组 (16 4 3± 5 5 8μmol/L ,n =19)和非透析治疗组 (19 79± 10 5 7)μmol/L ,(n =6 8) ,但血浆FA和VB12 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与血浆FA浓度均呈负相关关系 ,未经透析的CRF病人血浆tHcy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血浆FA水平呈负相关 ;透析治疗组血浆tHcy水平与血浆FA浓度呈负相关。血透 4h使血浆tHcy下降约 4 0 0 % ,透析后 2 0h回复到透析前水平的 76 0 %~86 0 % ,但在采用血仿膜和聚砜膜透析的病人之间 ,血浆tHcy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CRF病人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但没有明显的FA和VB12 缺乏 ,CRF时肾脏损害削弱了对Hcy的代谢或清除能力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研究白细胞介素Ⅱ(IL-2)和α-干扰素(IFN-α)联合激活对白血病缓解期骨髓自然杀伤细胞(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的影响,以及对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的影响。方法:标准4h^51Cr释放实验测定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细胞毒作用;集落培养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结果:IL-2和INF-α单用虽均能增强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NK活性和诱导LAK细胞的产生,但两者联合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NK和LAK活性,明显优于IL-2和IFN-α的单用(P<0.05)。在体外净化实验中两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细胞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但两种联合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为两者联合组33.33%(4/12),Rt-pcR法,而IL-2作用次之为66.67%(8/12),最后是IFN-α为91.67%(11/12)。两种细胞因子中以IFN-α单用对CFU-GM的抑制有一定影响(P<0.01),而IL-2和两者联合对激活骨髓的CFU-GM无明显影响。结论:IL-2能激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NK细胞的活性和诱导LAK细胞的产生,IFN-α能增强IL-2激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