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胎肝肝再生剌激因子的提纯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近国内报道输注胎肝细胞可有效地提高暴发型肝炎的存活率。我们在此基础上从胎儿肝脏提取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并测定了其生物活性。初步报告如下: 提取HSS 从本校妇产科健康孕妇获取水囊引产的胎肝(胎龄16~24周),按比例加生理盐水匀浆;95℃加热15min;离心27000×g(4℃)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汉滩病毒S片段cDNA3′端非编码区基因对核蛋白表达的影响,先后构建了两个核蛋白的表达质粒(pBVS22和pBVSX),其中pBVS22不含非编码区基因,pBVSX含有3′端非编码区基因。比较两者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核蛋白的水平后发现3′端非编码区对核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负调控作用,表达量下降近50%。可能的原因是非编码区中含有非常丰富的AT碱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汉滩病毒核蛋白的表达量积累了经验,也为高效表达其它病毒结构蛋白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HTN型与PHV型之间基因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分别用相同滴度的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76-118株与SR-11株),及汉坦病毒HTN型与PHV型(76-118株与PHV株)毒株分别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用空斑形成试验挑选子代病毒克隆,挑得的单个病毒克隆在VeroE6细胞上扩增。分别用分型引物对子代病毒进行RT-PCR实验,以确定子代病毒L、M、S片段核酸的来源,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发现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30/44株来源于亲代病毒,9/44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26/36株来源于亲代病毒,3/36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的基因重排率(20.45%)明显高于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8.33%)。结论这种重排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HTN型与SEO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高,而更容易发生基因重排。而HTN型与PHV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低,发生基因重排的机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免疫Lou/c大鼠脾细胞与IR983F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1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用放射免疫沉淀、Westernblotting及免疫酶技术等对这一组大鼠单克隆抗体(单抗)进行了特性鉴定和病毒抗原性分析。发现11株单抗中,9株为抗核壳蛋白(NP)特异性,2株为抗G2糖蛋白。大多数抗NP单抗无中和活性及血凝抑制(HI)活性,但有2株例外,具有一定程度的中和或(和)HI活性。而抗G2单抗均只有一定程度的中和或(和)HI活性。在HFRSV抗原性分析方面,可初步将11株大鼠单抗分成组、亚组、野鼠型及亚型特异性单抗,并对上述单抗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活化小鼠脾细胞微量培养~3H-TdR参入法,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及其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免疫干扰素(IFNγ)是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本研究对流行性出血  相似文献   
7.
中国部分地区人群血清TTV部分序列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人群血清中所存在的新型肝炎病毒TTV的序列变异情况。方法 从山东、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的TTV PCR阳性血清中随机挑选6例患血清,用单管一步法从血清中提取其TTV DNA,然后用气流 引物进行PCR护增,并对其中的部分ORF-1序列(309bp)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网上软件BLAST和GOLDKY将所测序列结果与日本所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在309个所测碱基中有少数碱基存在  相似文献   
8.
9.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治疗44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分组法用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免疫球蛋白(SIG)治疗44例早期EHF患者,观察其特异性抗体水平、循环免免疫复合物(CIC)及补体C_3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SIG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应用SIG后,能明显降低EHF抗体及CIC水平,促进C_3水平回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及非常显著,P<0.05和P<0.01。提示早期应用SIG,可能有中和体内游离病毒,减轻病毒血症的作用,从而使由此激发的体液免疫水平降低,对减轻继发的免疫病理损害,阻止病情发展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D畔乳糖胺(D-GL)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FHF)模型,并观察了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对大鼠FHF的救治效果.结果表明:D-GL诱发Wistar大鼠FHF的最适剂量为1.6g/kg;大鼠中毒后20h经腹腔注射HSS(总蛋白量为26mg)或生理盐水4ml,治疗组(n=12)大鼠2周存活率为33.3%,与对照组(0,n=12)相差显著(P<0.05)。提示人胎HSS可有效地提高FHF大鼠的存活率,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F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