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106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接受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71例(联合组),接受单药卡瑞利珠单抗治疗35例(对照组)。按1∶1比例应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分析2组患者疗效。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成功匹配32对患者。PSM前,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组的OS和PFS均高于单独卡瑞利珠单抗组(20.2个月比10.7个月,P=0.001;8.2个月比5.2个月,P=0.002)。PSM后,联合治疗组OS和PFS仍优于对照组(19.6个月比10.7个月,P=0.043;7.7个月比5.2个月,P=0.013)。PSM前多因素分析显示,单药卡瑞利珠单抗(P=0.006)和Child B级(P=0.027)是患者预后较差的影响因素,而PSM后的多因素分析并未发现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2组患者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比单药卡瑞利珠单抗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并且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18家医院的14万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的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性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18家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40岁以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3889例(143889只右眼)的眼部生物学参数资料。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等眼球参数采用IOLMaster 500测量,获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各医院将资料整理分析后提交给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总体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χ2检验等分析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轴向在不同性别、年龄、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眼轴长度中的分布差异。结果143889例患者中女性84319例,男性59570例;年龄为72(65~78)岁;角膜散光度数为0.84(0.51~1.33)D,散光度数≥0.75 D者80895例(56.22%),散光度数≥1.00 D者57304例(39.83%)。女性角膜散光度数为0.87(0.53~1.37)D,男性为0.82(0.50~1.29)D(U=-14.891);女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3.26%(28046/84319),逆规散光比例为49.08%(41385/84319);男性顺规散光比例为34.26%(20408/59570),逆规散光比例为46.91%(27945/59570)(χ2=70.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年龄增加,角膜散光度数先由0.94(0.57~1.48)D减少至0.75(0.46~1.18)D,后又增大至1.19(0.74~1.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3.438,P<0.05),变化的转折在61~70岁。随着年龄的增大,顺规散光比例减小[由77.50%(396/511)减少至12.50%(3/24)],逆规散光比例增大[由11.15%(57/511)增大至79.07%(34/43)],斜向散光比例变化不大[17.02%(16/94)至19.92%(245/1230)],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4.496,P<0.05)。前房越浅,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2(0.51~1.31)D增大至1.05(0.61~1.56)D;逆规散光比例越大,由47.32%(60207/127227)增大至51.69%(184/3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09.961,χ2=120.995;均P<0.05)。平均角膜屈光力越大,角膜散光度数越大,由0.80(0.49~1.33)D增大至0.95(0.58~1.53)D;逆规散光比例越小,由52.84%(4963/9392)减小至39.97%(9023/22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808.562,χ2=752.147;均P<0.05)。不同眼轴长度相比,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散光度数最大,为1.04(0.62~1.65)D;逆规散光比例最大,为49.00%(10964/22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071.198,χ2=131.130;均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散光轴向以逆规散光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角膜散光度数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65岁为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变化的转折点。前房越浅,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以及逆规散光比例越大。当眼轴长度>25.00 mm时,角膜前表面散光度数和逆规散光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雌激素受体β(ER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相关性,为三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山西大医院就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3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9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ERβ、EGFR表达水平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Rβ、EGFR阳性表达水平,并分析ERβ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EGFR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35岁、有家族史、浸润性导管癌、阳性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及手术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GFR阳性率及ERβ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阴性表达患者发病年龄≤35岁、有家族史、阳性淋巴结、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在2~5 cm、低分化及EGFR阳性表达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ERβ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发病年龄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肿瘤体积大、EGFR阳性表达高及ERβ阴性表达高的特点,且ERβ、EGFR表达可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痛风宁微丸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痛风宁微丸中柚皮苷的含量。以甲醇作空白对照,检测波长415 nm。结果柚皮苷量在0.056~0.196 mg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0.65%。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痛风宁微丸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雪婷 《中外医疗》2012,31(12):158-158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的临床症状,帮助她们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方法 设立专科门诊,免费发放围绝经期知识宣传材料,对个体不同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60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和医生的治疗建议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40岁,间断性血尿、血精1月余,1周前症状加重,伴明显尿痛、尿频、尿线中断、尿不尽感。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腰曲线对称存在,双肾区未及叩痛,沿双输尿管走行区未触及条索状肿物及压痛,膀胱区稍隆起,压痛阴性,阴毛呈男性分布,尿道外口未见异常分泌物,肛诊前列腺3度增生,质硬,中央沟消失,肛门括约肌正常。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92 ng/m L,游离PSA 0.30 ng/m L,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灶硬度的组织病理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96例, 结节101个。术前行二维超声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 并测量PTC结节的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术后对PTC结节进行组织病理检测, 包括病灶大小、数量、钙化类型、有无被膜及被膜外侵犯、纤维化程度、微血管密度、肿瘤细胞数量。分析病灶大小、纤维化程度、微血管密度、肿瘤细胞数量与Emean的相关性, 比较不同病灶数量、有无被膜及被膜外侵犯、不同病理钙化类型间PTC结节的Emean,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影响Emean的组织病理因素。结果 101个PTC结节病灶大小为(1.29±0.95)cm, 纤维化程度为(30.64±18.37)%, 微血管密度为(101.64±30.7)条/高倍视野, PTC肿瘤细胞数量为(373.52±149.87)个/高倍视野, Emean为(36.47±19.62)kPa。相关分析显示, PTC病灶大小、纤维化程度与Emean呈正相关(r=0.660, P<0.001;r=0.789, ...  相似文献   
8.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海淀区807名参加体能测试的中小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测量项目包括体脂肪量、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7名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21.2%,其中男生为24.6%,女生为17.9%;肥胖率为13.0%,其中男生为16.2%,女生为9.9%.儿童青少年肥胖组和超重组的体成分均大于非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组和超重组比较,只有BMI和体脂肪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男值分别为-7.780,-7.646;t女值分别为-5.096,-3.771,P值均<0.05).男生6~12岁阶段的体脂肪量逐年增加,均值从5.07 kg增加到14.79 kg,13岁开始逐年减少,女生的体脂肪量逐年增加,均值从5.17 kg增加到15.78 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生的总水分、蛋白质、无机盐逐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变化,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再生基因Ⅳ(RegⅣ)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eg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方法 检测 13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25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Reg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RegⅣ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3/31)、32.0%(8/25)和60.1%(8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gⅣ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egⅣ表达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RegⅣ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指导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桦酯醇对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建立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白桦酯醇高剂量组(80mg/kg)、中剂量组(40mg/kg)、低剂量组(20mg/kg)以及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紫杉醇组(135mg/m2),每组6只,腹腔给药02ml/只,隔日1次,连续21d。停药后第2d处死裸鼠,测量其移植瘤体积和瘤重;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计算表达率。结果 白桦酯醇处理组和紫杉醇组的移植瘤体积和瘤重均小于对照组(P<0.05);白桦酯醇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4.5%和51.4%,均高于其低剂量组的17.5%(P<0.05)。与对照组比较,白桦酯醇处理组和紫杉醇组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弱;白桦酯醇低、中、高剂量组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7.13±8.67和53.82±7.41、38.29±4.37和48.79±4.63、26.88±5.12和38.93±2.82,均低于对照组的56.78±6.42和69.35±5.03,且白桦酯醇3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桦酯醇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