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优化高表达禽流感病毒NS1蛋白的实验方法。方法将基因工程菌接种LB培养基,设定IPTG终浓度为0.3mmol/L,诱导温度为37℃,诱导表达6.0h,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表达情况,确定最佳诱导时间。以o.1mm01/L为梯度,设置不同IPTG诱导浓度,37℃诱导4.0h,分析融合蛋白表达,确定最佳IPTG诱导浓度。设定IPTG至终浓度为0。6mmo1/L,分别于24℃、28℃、32℃、37℃和42℃下诱导表达4.0h,分析融合蛋白表达,确定最适诱导温度。采用最优表达条件,超声裂菌后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当培养温度为37℃,IPTG浓度为0。3mmol/L时,融合蛋白GST-NSl在IPTG诱导5.0h时的表达量最高,达28.5%;当IPTG诱导浓度为0。6ram01/L,在37℃诱导表达4。0h时,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可达27.9%。选用优化的表达条件,IPTG0.6mmo1/L,37℃诱导表达4.0h,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可达33.2%。进一步分析显示,融合蛋白大部分以可溶形式表达,其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25.1%。经SDS-PAGE电泳、电转移后,用小鼠抗GST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出现一条阳性反应带。结论通过实验优化了工程菌诱导表达的最佳IPTG浓度、最适时间和培养温度,实现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类抗原-125(CA1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以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恶性卵巢肿瘤患者5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2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女性6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各组人群CA125、TSGF、CEA以及SIL-2R水平,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恶性卵巢肿瘤患者中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依次为CA125TSGFCEASIL-2R,特异性高低依次为SIL-2RCEATSGF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平行诊断试验中敏感性高达100%,在系列诊断试验中特异性高达98.39%。结论CA125、TSGF、CEA以及SIL-2R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某型号免疫分析仪甲胎蛋白分析性能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Beckman DXI800免疫分析仪甲胎蛋白(AFP)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制定实验方案,对该免疫分析仪检测AFP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测量范围、分析干扰、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灵敏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分析干扰、参考区间均符合厂家标准,准确度达卫生部要求。结论 Beckman DXI800免疫分析仪AFP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CLSI实验评价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因子XⅢ(FXⅢ)、IL-17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程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①对5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部CT或MRI病灶大小,梗死体积按Pullicino公式(长×宽×层数/2)计算进行分组:大梗死组(病灶体积〉10cm3),中梗死组(病灶体积4~10cm3),小梗死组(病灶体积〈4cm3);健康对照组20例,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按照NIHSS进行评分。分别在24h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采集脑梗死组抗凝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FXⅢ、IL-17含量。②根据脑梗死组发病24h内和第14天的NIHSS评分进行近期预后分型比较。结果:①大梗死组发病24h内FXⅢ、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小梗死组发病24h内FXⅢ、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大梗死组FXⅢ、IL-17水平与小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梗死病情好转,FXⅢ、IL=17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④脑梗死组患者近期预后与FXⅢ水平下降呈正相关(r=0.33),与IL-17水平下降呈正相关(r=0.3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FXⅢ、IL-17水平与病程及预后呈正相关,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脑梗死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胸水(胸腔积液)中人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79例临床已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恶性47例,结核性32例)的血清和胸腔积液采用酶免疫法进行TPS、sTNFR、TSGF、CEA、NSE、CYFRA21-1含量测定。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6项指标,平行试验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59.4%,准确度为81.0%,Youden指数为0.6,较检测单一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序列试验则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为48.9%,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67.1%,Youden指数为0.4,较检测单一指标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胸腔积液中TPS、sTNFR、TSGF、CEA、NSE、CYFRA21-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胸腹主动脉瘤(TAAA)自然预后不良,常累及多条内脏动脉,给外科治疗带来挑战。目前外科治疗方式包括:开放手术、杂交手术和全腔内技术。开放手术是TAAA的标准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好,但技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高。近年发展的杂交手术和全腔内技术各显示其优势,但仍有不足。TAAA的外科治疗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多学科协作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并维持持久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气传性变应原特异性IgE在慢性鼻-鼻窦炎(CRS)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CRS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3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CRSwNP)患者34例。血清中7种气传性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情况并了解其哮喘病史,并与健康个体(42例)和变应性鼻炎(AR)患者(43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户尘螨、蟑螂及真菌的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相对较高;(2)户尘螨、狗、真菌、树木变应原的特异性IgE的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在健康对照组、CRS组及AR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户尘螨)=0.000、P_狗=0.034、P_(真菌)=0.031、P_(树木)=0.020、P_(总阳性率)=0.000,P0.05);(3)户尘螨的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在健康对照组、CRS组与AR组中逐次增加(P0.05);(4)健康对照组、CRS组与AR组的多重致敏模式差异,其多重致敏比例逐次增加(P0.05);(5)健康对照组、CRS组与AR组自报哮喘病史比例逐次增加(P0.05);(6)CRSsNP组与CRSwNP组相比较,各变应原的特异性IgE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多重致敏模式及哮喘自报哮喘病史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_(户尘螨)=0.957、P_猫=0.726、P_狗=0.811、P_(蟑螂)=0.459、P_(真菌)=9.3、P_(杂草)=0.475、P_(树木)=0.957、P_(总阳性率)=0.652、P_(多重致敏)=0.717、P_(自报哮喘)=0.134,P0.05)。结论户尘螨是CRS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变应原致敏及特异性IgE与CRS存在相关性,但与CRSsNP与CRSwNP的表型差异无关,CRS的变应性炎性反应与AR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载脂蛋白A‐1(apoA‐1)介导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的实验方法。方法人单核细胞THP‐1用160 nmol/L佛波酯(PMA)诱导24 h分化为贴壁巨噬细胞(PMA组),再用50μg/mL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处理48 h ,诱导巨噬细胞变成泡沫细胞(ac‐LDL组);加入含apoA‐1的1640培养基培养24 h(apoA‐1组)。油红O染色和HPLC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鉴定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采用 HPLC分析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apoA‐1介导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结果 T 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油红O染色后,细胞内可明显观察到大量红色脂滴存在。胆固醇水平测定显示,ac‐LDL组内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水平明显高于 PMA组(P<0.01)。ac‐LDL处理细胞48 h后,ac‐LDL 组内总胆固醇水平为80.25μg/mg 细胞蛋白,胆固醇酯水平为47.65μg/mg 细胞蛋白,占总胆固醇的59.38%,与PM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PLC分析和液体闪烁计数法结果表明,apoA‐1介导泡沫细胞内apoA‐1组胆固醇流出率分别为5.63%和7.08%(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酶促反应结合 HPLC测定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方法,为后续研究细胞脂质代谢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及血细胞参数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5例临产孕妇(临产孕妇组)和139例健康非孕妇女(健康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细胞参数: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和分析。结果 (1)临产孕妇的Fbg、D-D、RDW、WBC、PLT、和P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产孕妇的PT、HGB、HCT、RB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临产孕妇的aPTT、TT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及血细胞参数检测,对预防和冶疗产科一些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