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7月中旬本市中国银行发生一起不明原因的皮炎反应,接到报告后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开展了调研工作。结果证实是由蠓类昆虫引起的虫咬性皮炎,经采用杀虫剂室内处理,阻断了传播,达到了防制目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本市中国银行位于田家庵飞舜耕南路...  相似文献   
2.
重度创伤急救原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ISS评分≥16分)的急救原则。方法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①外科主治以上医师(Attending)首诊并全权、全程指挥抢救原则;②患者入院后立即成立急救小组(Teamwork)救治原则;③抢救、检查、诊断同时进行,使抢救时间最短的并联(Parallel)原则。分析比较应用"ATP三原则"前、后各2年救治重度创伤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ATP三原则"前2年(2002-01-01~2003-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388例,ISS评分(25.9±6.4)分,死亡152例,死亡率39.2%,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02.8±16.7)min、(140.3±20.6)min。应用"ATP三原则"后2年(2004-01-01~2005-12-31)共抢救、收治重度创伤438例,ISS评分(28.6±7.8)分,死亡87例,死亡率19.9%,抢救室抢救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69.5±11.5)min、(89.6±9.3)min。两组治疗前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死亡率、抢救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TP三原则"后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ATP三原则"救治重度创伤能显著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创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集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奈达铂单药联合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加奈达铂联合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可测量病灶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分别为83.3%(25/30)、16.7%(5/30),对照组分别为56.7%(17/30)、43.3%(13/3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3年无瘤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24/30)、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66.7%(20/3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加奈达铂联合放射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早期EST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下奥狄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临床资料 对20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入院24小时内行EST,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在治疗。EST后1周患者临床症状的明显缓解,6例痊愈出际,14例择期手术,其中8例在EST后1周行胆囊切除术。4例在EST后3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6月后行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1例EST后出现血便,经止血剂应用缓解。  相似文献   
6.
1996年9~11月,调查淮南市51所医疗单位消毒工作时,对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棉拭涂抹采样,对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法采样。物体表面与人员手以细菌总数≤10cfu/cm2且检不出致病菌为合格。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7653%(287/375)。...  相似文献   
7.
CT螺旋扫描检出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腺内或胰腺周围积液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胰腺炎有无继发感染决定着不同的治疗方案 ,但其鉴别较为困难。根据常规CT表现难以区分胰腺炎积液有无感染[1] 。本研究总结了我院用高分辨力CT螺旋扫描检出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初步结果。1 材料和方法对 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CT螺旋检查 ,其中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 5 0岁。临床怀疑均继发感染。 10例中胆源性胰腺炎 7例 ,酒精性胰腺炎 2例 ,病因不明 1例。CT螺旋扫描诊断后即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积液。 10例中 2例第一次CT和穿刺结果证实无继发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直径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最大结石直径分成≤5 mm、>5~8 mm、>8~<12 mm、12~<14 mm、≥14 mm组,分别行单纯小切口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小切口EST的不同直径EPBD,气囊直径分别为8 mm、10 mm、12 mm、14 mm,观察各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取石成功率均为100%,近、远期并发症中除胆管积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根据胆总管结石大小选择适当大小直径的气囊扩张联合小切口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需谨慎选择直径 >15 mm气囊。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变化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2008-01~2010-05急诊收治20~55岁的多发伤患者,将入选的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多发伤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创伤后12 h内开始给予乌司他丁治疗,2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以后每8 h 1次,连续7 d.采集患者在入院时(0)、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及第7天外周静脉血.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及血清TNF-α、IL-1、IL-6浓度.分析比较不同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多发伤患者创伤后第1天(24 h)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血清IL-6、TNF-α浓度均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至第3天(72 h)后降至正常.乌司他丁治疗组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血清IL-6、TNF-α浓度均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发伤患者SIRS平均持续(10±3.5)d,乌司他丁治疗组平均持续(7±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29).多发伤患者MODS平均持续(8.8±2.6)d,乌司他丁治疗组平均持续(5.6±2.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25).结论 多发伤患者早期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及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呈一过性升高.乌司他丁能缩短多发伤患者SIRS、MODS持续时间,但未发现能显著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