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种诱发电位评估急性昏迷病人的预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诱发电位对急性期昏迷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 180例患者在昏迷后第1、3、7、10天进行脑干反射检查、GCS评分和多种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在昏迷第1天GCS和脑干反射无预测价值,在第1、3、7、10天GCS和脑干反射的预后准确率均低于90%,各种诱发电位的预后准确率均高于93%。结论 体感和听觉诱发电位结合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准确率高于GCS和脑干反射。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体感诱发电位(SEP)魏保龄,李盛昌,乔慧,段淑荣,张茂悦,章小芳,戴超男,刘淑玲,王德生,万纯臣一、资料和方法本文检测了各期高血压病人514例。结果发现高血压病人的BAEP、SEP以及与之对比的经颅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3.
思密达加硫糖铝治疗慢性腹泻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995~ 1998年 8月用思密达与硫糖铝治疗 32例慢性腹泻患者 ,获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6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年龄40 .5岁 ,男女之比 1∶4.3,病程 8个月~ 2 8年 ,平均 5 .43年 ,曾长期服用多种药物 (如抗生素、中成药 )治疗无效。腹泻特点 :反复发作 ,大便呈稀糊状或水样 ,每日 3~ 10次 ,腹痛时出现便意 ,腹泻后腹痛缓解 ,伴消瘦 11例 ,不同程度贫血 2 1例。采用结肠镜或钡灌肠均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所有病人大便常规提示稀糊状 ,13例可见脂肪球。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餐前服用硫糖铝 1.0 g ,每天 3…  相似文献   
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EP可用时域曲线和频域曲线表示,分别反映脑干听觉通道的时间和频率属性。本文介绍BAEP频谱分析方法及正常频谱特点,报道73例脑干损害病人的初步观察结果,认为同时进行两种方法分析可获取更多的诱发电位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自70年代以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已被广泛应用于后颅窝手术中的监护[1]。但以前大量的BAEPs监护工作是在桥小脑角手术中进行的,且都应用单耳刺激、同侧记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简称mBAEPs)方法,报道的病例数较少,监护指标也较模糊[2]。我们从1995年起采用双耳刺激、双侧记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简称bBAEPs)的方法[3],对48例非桥小脑角区的后颅窝肿瘤患者进行术中监护,试图较为全面、系统地阐明这一方法在后颅窝肿瘤手术中监护的具体指标、评判方法及其优点与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男性29例,女性1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saac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肌电图表现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995~2005年10年间收治的45例Isaacs综合征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连续性肌肉颤搐,睡眠时不消失伴多汗,少数伴发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免疫治疗有效。肌电图表现为持续的自发运动电位发放。结论Isaac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可能为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及运动纤维的末端。主要靠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7.
诱发电位在脊髓占位病变及术中监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诱发电位在判断神经传导通路完整性方面的研究日趋成熟。本文着重对其在方法学、脊髓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和脊髓手术的监护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完整的脊髓病损的诊断信息,并对诱发电位应用于脊髓手术监护方面的争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锥体束功能测定法——运动诱发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刺激大脑皮层及脊髓的运动诱发电位技术,是一种判定中枢运动神经—锥体束传导功能的新方法,本文对其技术方法、生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936例脑血管病患者用脑电图、脑电地形图、体感诱发电、脑干听觉诱发电等电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多普勒超声血流、CT、核磁共振结构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在临床上无明显不适的感觉,而电生理指标、TCD有半数已经出现程度不同的机能异常,高血压I期以机能紊乱为主,背景EEG,BEAM基本节律表现为去同步化,不规则脑波。TCD以高动力学即血管痉挛,流速增快为主。随病程发展到Ⅱ、Ⅲ期时则异常程度加重,背景脑波出现广泛或局限θ活动TCD有动脉硬化征象,流速变慢,PT异常。其它类型脑血管疾病(TIA、脑梗塞、脑出血)其异常率也不一样。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指标的特点及敏感性也不同,根据这些特点可对脑血管病采取合理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顽痛即恶痛的消解至今是个棘手的难题。在神经外科止痛方法中,经皮脊髓前侧索切断术虽较简便,但技术上要求一次同时切断脊网束和四迭体束是困难的,而且对头颈部疼痛无效,不值得采用。中脑切开术止痛效果虽好,但并发症多,几乎已被淘汰。扣带束切断术术后常致人格变态,一般不用。丘脑切开术(Thalamotomy)已有卅多年历史,目前仍被许多疼痛医疗中心采用,并加以改善;仅经鼻腔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