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炳勋  张春阳  刘奔  马健 《山东医药》2012,52(22):34-35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10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55例采用标准通道PCNL治疗(A组),46例采用mPCNL治疗(B组)。A组肾结石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结石直径平均4.1 cm;B组肾结石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结石直径平均3.4 cm。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95±14)min,结石清除率为91%,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为89%,术中术后较多出血需要输血治疗10例,出现感染发热4例,平均住院时间(8.4±0.8)d;B组分别为(120±17)min、72%、91%、1例、6例、(6.2±0.6)d。PCNL组和mPCNL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和91%。结论 PCNL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适合处理较大结石;mPCN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合较小结石特别是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6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变12 d于2007年7月入我院.入院行CT检查示右肾下极占位病变,大小约6.8 cm×4.6 cm,CT值28~34 Hu,增强后见不规则强化,CT值159 Hu,肾癌可能性大(图1).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12 月至2009 年11 月采用PCNL治疗的207 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肾结石141 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25 例,单纯输尿管结石28 例,多发结石180 例,铸型结石68 例。结石大小2.64~30.21 cm3。所有患者均用EMS 芋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组合式碎石系统碎石。结果所有患者1 次穿刺成功,188 例患者1 次取石成功,19 例患者行二期PCNL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0~130 min,平均9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结石清除率为92%。术后并发症71 例,其中出血34 例,发热37 例。结论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PCNL 治疗上尿路结石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7激动剂Imiquimod对荷瘤小鼠肾癌的抑制作用及免疫机制。方法 用Renca肾癌细胞构建BABL/c小鼠肾癌模型,实验分为control组、imiquimod组和sorafenib组。观察3组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抑瘤率,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炎性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Toll样受体通路相关因子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D88)、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κB,NF-κB)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瘤组织中TLR7、MyD88、NF-κ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T、CD8+T、CD4+IFN-γ和CD8+IFN-γ细胞比例。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imiquimod组和sorafenib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及瘤体重量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imiquimod组TNF-α、IL-6、IL-1β、IFN-α、IFN-β、IFN-γ及TLR7、MyD88、NF-κB mRNA水平升高(P<0.05),而sorafenib组各因子略有上升(P>0.05);与control组和sorafenib组比较,imiquimod组CD4+T、CD8+T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CD4+IFN-γ和CD8+IFN-γ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论 Toll样受体7激动剂通过活化TLR7-MyD88-NF-κB信号刺激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并上调CD4+T、CD8+T比例及功能,对荷瘤小鼠肾癌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15例完全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完全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成束蛋白(fascin)及Ki-67蛋白在膀胱上皮癌中的表达,并探讨fascin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及Ki-67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111例膀胱上皮癌标本及42例正常上皮中fascin及Ki-67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fascin及Ki-67蛋白在正常移行上皮中均无表达,111例膀胱上皮癌标本中fascin有94例呈阳性表达,Ki-67有92例呈阳性表达,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1)。在膀胱上皮癌标本中,fascin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fascin与Ki-67蛋白在膀胱上皮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fascin及Ki-67蛋白在膀胱上皮癌中表达上调且和肿瘤的进展相关。二者结合起来,有助于膀胱上皮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并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Fascin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肾细胞癌组织、20例肾脏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Fascin蛋白和Ki-67的表达,分析Fascin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及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09例肾细胞癌中有58例(53.2%)Fascin蛋白呈阳性表达,20例肾脏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2例(10.0%)和0例(0%),肾细胞癌中Fascin蛋白表达与肾脏良性肿瘤和正常肾脏组织中Fascin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细胞癌组织中Fascin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Ki-67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肿瘤组织学分类无相关性(P〉0.05)。结论Fascin蛋白在肾细胞癌中表达上调且和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行为有关。Fascin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结合能够更好地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且其有可能成为肾细胞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无典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超声及CT检查多表现为轮廓较清晰的囊实性肿物,中央有低密度区或坏死区,周边实质部分可见不均匀强化.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者5例(16%,5/31),尿中儿茶酚胺(CA)升高者6例(24%,6/25),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者5例(20%,5/25);26例术前怀疑嗜铬细胞瘤的患者给予降压及扩容治疗;32例成功手术切除肿瘤,探查取病理术1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所有病例随访1个月至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C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较低,为定性诊断带来困难.影像学检查对无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于瘤体较大、无症状的肾上腺肿瘤,术前也应按嗜铬细胞瘤常规作药物准备,以减少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Fascin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肾细胞癌组织、20例肾脏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Fascin蛋白和Ki-67的表达,分析Fascin蛋白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及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109例肾细胞癌中有58例(53.2%)Fascin蛋白呈阳性表达,20例肾脏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2例(10.0%)和0例(0%),肾细胞癌中Fascin蛋白表达与肾脏良性肿瘤和正常肾脏组织中Fascin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细胞癌组织中Fascin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Ki-67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肿瘤组织学分类无相关性(P〉0.05)。结论Fascin蛋白在肾细胞癌中表达上调且和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行为有关。Fascin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结合能够更好地判断肾细胞癌的预后,且其有可能成为肾细胞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3月~2010年5月行后腹腔镜进行肾癌根治术7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8例患者进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55~145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为80~1500mL,平均150mL;1例左肾静脉损伤,但未改开放手术,6例腹膜损伤,1例膈肌损伤,2例皮下气肿,1例术后出现肾周围组织粘连。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7~26h,平均10.2h;住院时间为3~11d,平均5.6d。随访6个月至3年,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切口或操作孔肿瘤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