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院自中西医共同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以来,已经四年,曾于中华医学杂志上作过二次阶段性报告,今愿将我们这几年来在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分析于下,供同道参考,并请指正,本报告分两部份,一部分为疗效的总结,一部份为中医诊断,治疗及用药的分析。首先分析一下疗效,这部份病例是自1954年11月到1957年12月,共103例,诊断由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成人包皮环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经验。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67例成人包皮环切术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并随访术后情况。结果67例成人包皮环切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天。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心理指导、专业的护理措施及术后健康指导,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灵芝孢子误认为肝吸虫卵的分析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例胃癌切除术后,用中华灵芝宝中过程中,粪便显微镜检查将灵芝孢子误认为肝吸虫卵造成的临床误诊。详细阐述了肝吸虫卵与灵芝孢子形态的鉴别要点,并分析灵芝孢子误认为肝吸虫卵的原因,提出了在今后临床检验工作中防止误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2月,行开颅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2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每例患者共进行4次MMSE评分:入院时(治疗前)、术后近期(术后2周)、中期(术后2个月)、远期(术后1年)。将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开颅夹闭组(42例)和介入栓塞组(80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近期、中期和远期的MMSE评分;并对不同时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组在术后早期、中期及远期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开颅夹闭组(均P<0.05)。开颅夹闭组患者在术后近期及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介入栓塞组(均P<0.05);但在术后远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开颅夹闭术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近期及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介入栓塞术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2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2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27分98例,为认知障碍组;30~27分24例,为正常组。分析aSAH后认知障碍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与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前CT-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诊断明确至手术时间、动脉瘤大小、治疗方式与aSAH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OR=10.562,95%CI:1.803~61.875)、术前CT-Fisher分级(OR=0.066,95%CI:0.004~1.061)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术前CT-Fisher分级高是a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