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院自中西医共同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以来,已经四年,曾于中华医学杂志上作过二次阶段性报告,今愿将我们这几年来在这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分析于下,供同道参考,并请指正,本报告分两部份,一部分为疗效的总结,一部份为中医诊断,治疗及用药的分析。首先分析一下疗效,这部份病例是自1954年11月到1957年12月,共103例,诊断由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制备肾小球和肾小管基膜抗原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如下:(1)在金属筛上碾磨破碎肾皮质。(2)用尼龙筛过滤使肾小球(或管)与其它成份分离。(3)超声震盗粉碎肾小球(或管)。(4)低温离心分离基膜颗粒。(5)胰蛋白酶消化将基膜致溶,最后透析并冻干。 本文对各步骤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及抗原纯度的鉴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黄芪、当归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治疗中的作用、适应证及其作用机制,我们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黄芪当归合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各种肾脏疾病慢性病变经过肾硬化、纤维化,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如何阻断这一发展通路已成为国际肾脏病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用慢性嘌呤霉素肾病模型,以目前公认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阳性对照,经12周给药观察后处死,收集血、尿、肾脏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模型鼠肾脏呈慢性炎症,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黄芪当归合剂(A&A)治疗明显减轻肾功能恶化和组织学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和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下降与肾功能损伤减轻呈正相关(r=0.80,P<0.001和r=0.85,P<0.001).细胞外基质Ⅲ、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明显减少.这种抗纤维化作用与ACEI相似,但肾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不下降(56.53±7.03 vs 76.62±12.88 pg/mg蛋白,P<0.05).然而,A&A治疗组的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0.051 7±0.024 8 vs 0.110 0±0.026 1,P<0.05)和骨桥蛋白(OPN,0.010 5±0.005 3 vs 0.115±0.034,P<0.05)表达,单核/巨噬细胞(12.8±10.9 vs 27.1±9.1,P<0.05)浸润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0.001 7±0.000 53 vs 0.015 40±0.007 90,P<0.01)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研究表明A&A与ACEI阻抑肾纤维化和肾功能恶化的作用相似.但这种肾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抑制肾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而是与抑制TGF-β1和OPN的过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固有细胞活化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上应用ACEI辅以中药A&A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以银染mRNA差异显示法对比正常大鼠肾脏、肾病综合征肾硬化肾脏、A&A治疗肾脏的基因表达,并分离疾病状态下表达发生改变且能被A&A治疗纠正的基因.结果所发现的新基因可能参与了肾脏疾病的慢性进展,并可能是A&A的治疗作用的靶基因或相关基因.除对慢性肾脏疾病进行观察外,还对A&A在急性肾衰竭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研究.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发现黄芪和当归明显减轻急性肾损伤保护肾小管超微结构.这些作用涉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2)A&A对肾病综合征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影响: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从在体和基因水平,应用生化、放免、同位素示踪、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探讨了A&A改善NS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机制.结果显示A&A能提高肝脏白蛋白由DNA向RNA的转录速率,增加白蛋白合成,恢复血浆白蛋白水平;肌肉是机体主要的蛋白质储存库,3H-苯丙氨酸参入法测骨骼肌蛋白合成率证实该合剂能促进NS鼠肌肉蛋白合成,增加整体蛋白储备.而且对黄芪、当归各可溶性组分对白蛋白、白蛋白mRNA、白蛋白基因转录速率的影响与合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以合剂效果最佳.临床上对重症特发性NS的患者每天服黄芪当归(各30 g)合剂,连服30 d,用15N-甘氨酸为示踪剂的示踪动力学方法和氮平衡技术观察合剂对蛋白质代谢动力学参数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A&A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患者蛋白质净合成,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机体健康状况.(3)A&A对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我们采用的加速肾毒血清肾炎模型,其脂代谢紊乱主要由含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降解及清除受阻所致,并非脂质合成过多引起.A&A可使脂谱恢复正常,主要通过增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促进含载脂蛋白B脂蛋白的降解与清除,起降脂作用.综上所述,中药黄芪、当归对于NS的作用是多靶点、多功能的.在肾脏局部通过抑制TGF-β1、OPN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固有细胞活化保护肾功能和减轻组织损伤;在病人(受试动物)整体起着矫正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作用.  相似文献   
4.
1898年Tigerstedt和Bergman将兔肾提取物注射给另一只兔,引起了血压升高,因而认为肾性高血压是由一种称为“肾素”的物质所致,由此,作者将高血压与肾脏联系起来。1934年Goldblatt通过使肾动脉狭窄而引起高血压的实验也证实了前者的观点。当时认为血浆肾素水平增高是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后来人们发现90%以上肾性高血压病人其血浆肾素水平并不高,而认为血容量增多是其主要原因。Safer等还发现在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高血压是血浆肾素与血容量两者平衡失调的结果。Neal等也提出肾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察214例正常人对10μg/0.1ml、20μg/0.1ml、25μg/0.1ml和30μg/0.1ml PHA皮试反应,发现PHA皮试反应与所用剂量相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大,阳性率增加。健康成人对10μg/0.1ml的PHA大都呈阴性反应;对30μg/0.1ml的PHA则呈阳性反应。为了同时检测患者的高、低敏状态,本文提出了双剂量皮试法 应用此法对135例各种类型肾脏病患者的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肾炎患者的PHA皮试反应高于正常,尤以具有肾病综合症的患者更为显著(急性肾炎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75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发现因心脏问题——心功能不全或心律紊乱而死亡的人数较多,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但此种心脏问题的产生是否因尿毒症引起?还是与血液透析有关?此外,血液透析对处于边缘状态的心脏有那些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现将我院内科四年来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76例,分析其心脏病之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响心脏变化之因素,死亡原因,血液透析对心脏影响及如何降低心脏病并发症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病近年来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就我们所认识的若干问题与读者共同探讨。肾小球病的诊断既往,对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常停止于“肾小球肾炎”。近年来对于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外的多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了越来越深的  相似文献   
8.
1960年我院内科开展了溃疡病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初步获得一定疗效。当时我们发现一些难治病例,经手术治疗征实均合并胃炎,因而考虑到溃疡病合并的慢性胃炎有临床意义,可能对溃疡病有一定影响,但文献上对达一问题看法很不一致。所以,我们于1961年10月至1963年9月做了一点研究工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肾炎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传统认识,肾炎的发病涉及Ⅱ型(细胞毒型)和Ⅲ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似应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但临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某些肾炎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974年,Peter认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发展可能与机体清除抗原的能力受损有关,从而对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炎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显然,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对肾炎发病机理的认识,而且还影响到肾炎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按1977年北戴河肾脏病会议肾炎分型方案,将我院四年来住院患者81例分为肾病34例,肾病型肾炎47例(以下称肾炎组),分析对比了两组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肾功能测定,免疫学检查及治疗效果。发现在浮肿、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上,两组几无区别。高血压与肾功能减退:肾病组较少,经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肾炎组较多,且程度较重,经治疗后多数不能恢复正常。肾炎组的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非选择性蛋白尿较多。肾病组对激素与细胞毒类药物敏感,缓解率是肾炎组的9.4倍。肾病组发病年龄较肾炎组轻。 目前,普遍开展肾穿刺来明确诊断还有困难,因此,肾炎的临床分型尚有其实用价值,在估价患者对治疗反应与判断予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