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为考核冻干口服霍乱rBS-WC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对人群的保护效果,1997年7月~1998年7月在广州军区指战员中,进行了冻干口服霍乱rBS-WC疫苗(胶囊剂型)的现场试验,将6 079人随机分为3组,采用双盲法分别服用高剂量疫苗(1mg rBS+1×1011WC),低剂量疫苗(Img rBS+5×1010WC)及安慰剂.从疫苗的副作用,人群的抗体反应、服苗后半年内急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对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的保护率等方面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单纯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空白基质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重组干扰素α-2b涂剂(每瓶10ml,药物浓度为每毫升10万单位)局部外用,每日3次,疗程7d,入选病例221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合格病例共217例,其中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7例。结果:α-2b干扰素涂剂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d3,5,7,10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总疗效也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中未发现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出现局部轻微的皮肤干燥和痉挛,刺痛感,药物不良反应率试验组为1.81%(2/110),对照组为1.87%(2/107),结论:α-2b干扰素涂剂治疗单纯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用纤维血管镜观察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呼衰)机械通气患者周围细支气管(小气道)形态学变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露糖敏感型绿脓杆菌制剂(PA-MSHA)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MHCC97 L并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对照组为空白组,观察1组予1.0×10^8/mL PA-MSHA处理,观察2组予2.0×10^8/mL PA-MSHA处理,观察3组予2.0×10^8/mL PA-MSHA+100 mmol/L甘露糖处理;观察各组干预后1、2、3、4、5、6 h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测定干预前后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pG2和MHCC97L观察1组、观察2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观察3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各观察组Cyclin D1、PCNA和CDK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21与p27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A-MSHA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抑制Cyclin D1、PCNA和CDK2表达,促进p21与p27表达通过对相关蛋白进行诱导,促使肝癌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且整个过程中是通过肝癌细胞表面的甘露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微创介入技术在晚期胰腺癌,特别是囊性病灶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不能切除的5例晚期胰腺癌植入125I粒子.结果 术后随访2~6个月,所有病例全部进展.有部分病例疼痛在术后有所减轻.结论 125I粒子植入晚期胰腺癌患者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李文全 《西部医学》2008,20(3):586-587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诊疗认识。方法以167例牙隐裂患者的204颗隐裂牙为研究对象,对牙隐裂患者的年龄特点、隐裂牙牙位分布特点、口内两侧同名牙牙隐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167例牙隐裂患者中,年龄在18-39岁53例(31.7%),年龄在40岁以上114例(68.3%);上颌第一磨牙牙隐裂发生99例,发生率为48.5%;有27例患者54颗同名牙发生牙隐裂,同名牙牙隐裂发生率为26.5%。经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牙隐裂好发于中老年人,上颌第一磨牙最容易发生牙隐裂,当口内一侧牙发生牙隐裂时,对侧同名牙发生牙隐裂的机率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沙门氏菌在其进化过程中获得了致病岛-1,2,3和一些致病小岛。致病岛-1介导该菌对肠上皮细胞的侵袭;致病岛-2介导细菌在巨噬细胞内有生存。致病岛-3使细菌能在低Mg^++环境中生存。其他的致病小岛也赋予细菌的某些毒力特征。这些致病岛均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获得,并使沙门氏菌从正常菌向致病菌转变。  相似文献   
10.
通用模板信号扩增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是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但目前常用的PCR都存在种种不足 ,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在Taq man荧光PCR的基础上开发了通用模板信号扩增技术 (UT PCR)比较好的解决了传统PCR核酸模板质量容易引起的假阴性以及难以实现多基因 /多位点同时检测两大难题。UT 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假阴性低 ,并能实现高通量检测 ,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