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保残重建与不保残重建胫骨骨隧道的位置差异。方法:本研究是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了46例单纯ACL断裂的成年患者。实施保残重建患者满足ACL胫骨端残端>25%,实施不保残重建患者术中不保留ACL胫骨端残端。术后第二天行三维CT(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tomography,3D-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使用网格法构建X和Y轴坐标系(定义股骨从内侧到外侧为X轴,从前到后为Y轴),评估胫骨骨隧道出口的位置。将保残组与不保残组直接比较,对照已发表的ACL胫骨解剖止点数据,评估两种重建技术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1例,其中保残组20人,不保残组21人。保残组(X轴:45.40%±3.18%,Y轴:39.22%±5.50%)和不保残组(X轴:44.87%±3.60%,Y轴:39.11%±6.37%)骨隧道出口位置无显著差异,对照已发表的ACL胫骨解剖止点数据,两组胫骨骨隧道出口的精确性(4.05%vs 3.27%)和准确性(5.99%vs 7.64...  相似文献   
2.
背景:泥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其有效性在以往的各项研究中尚存在争议。 目的:分析研究泥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Medline 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止至2013年3月9日。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泥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对照试验。 结果与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共7个,累计研究对象41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标准化标准差[SMD]-0.74)和 WOMAC 疼痛评分(标准化标准差[SMD]-0.3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见泥浴疗法可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症状。但此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背景:通过比较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相对数量和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判断韧带的组织学性能。目的:观察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兔保持较低生理负荷和活动度时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的变化。方法:24只成年雄性家兔双侧膝关节配对为自身对照,实验侧行后交叉韧带完全切断,对照侧只暴露后交叉韧带而不切断,造模后第8,16,24,40周随机处死6只实验兔。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天狼猩红染色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的相对数量。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8,16,24周两组内侧副韧带胶原分布、排列无明显差别;40周时实验组胶原纤维较对照组稀疏。②天狼猩红染色结果:8,16,24周实验组内侧副韧带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总和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40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内侧副韧带的Ⅰ/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6,24,40周时实验组比值显著分别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兔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短期内对内侧副韧带组织学特性无明显影响,随着时间延长,组织学特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骨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的68例骨科学生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骨科实习带教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的68例骨科学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骨科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的年龄、学习科目、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学生实施实验后骨科兴趣(95.36±0.48)分、理论考试成绩(90.22±0.23)分、技能考试成绩(91.34±0.47)分、综合成绩(92.85±0.6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兴趣(81.44±0.17)分、理论考试成绩(81.19±0.63)分、技能考试成绩(82.33±0.39)分、综合成绩(83.73±1.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86.76%)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满意度(98.5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组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学生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骨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下,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满意度较高.结论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骨科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增强学生的临床应用及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是与人体衰老相关的两大退行性疾病,国内外针对其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至今仍未得出统一结论。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探讨影像学膝骨关节炎和指骨骨密度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2 855名研究对象,同时测量骨密度和双膝正位片,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应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来评估影像学膝骨关节炎和指骨骨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校正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总能量摄入量、平均钙摄入量、营养素补充剂和钙补充剂摄入量等,发现影像学膝骨关节炎和指骨骨密度呈正相关。在女性亚组中,这一相关性仍然成立,男性亚组则不具有相关性。证实在女性人群中膝骨关节炎和指骨骨密度的正相关性,提示骨密度可能为膝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超声疗法被推荐为治疗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运动能力丧失的理疗方法之一。但其对于治疗骨关节疼痛的有效性在以往的各项研究中尚存在争议。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Medline、Ovid/EMBASE、Cochrane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所有检索截止至2014年3月31日。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超声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结果与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共8个。8篇文献中6篇文献同时用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评分评价超声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效果,1篇文献仅用了目测类比疼痛评分,1篇文献仅用了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评分,将此文献中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评分数值转换成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数值进行数据分析。累计研究对象57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标准化均值差:-0.51;95%置信区间:-0.68,-0.33;P=0.0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见超声波疗法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方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骨关节炎病程中,透明质酸水平的改变可以使一系列细胞因子和酶表达水平改变,但是滑膜组织中骨桥蛋白、CD44的高表达是否与透明质酸水平改变相关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通过透明质酸干预体外培养的人膝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观察透明质酸对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骨桥蛋白和CD44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接受膝关节镜手术和膝关节置换的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滑膜标本10例,进行体外培养获取纯化的滑膜成纤维细胞,取第4~6代滑膜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透明质酸组用100 mg/L透明质酸干预24 h;透明质酸酶组用300 mg/L透明质酸酶干预24 h。 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透明质酸组滑膜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上升(P < 0.05),透明质酸酶组滑膜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下降(P < 0.05)。透明质酸组和透明质酸酶组之间膜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空白对照组、透明质酸组和透明质酸酶组滑膜成纤维细胞CD44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透明质酸可以使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mRNA表达增高,对CD44 mRNA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方法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14例,疗效满意。结果:本组14例, 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49(20.2±10.2)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9例优,4例良,1例可,优良率92.9%。结论:骨盆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在恢复骨盆解剖序列连续性的同时, 又能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 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 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 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 < 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对股骨内髁软骨的组织学影响。[方法]48只雄性家兔行后腿单侧PCL切断(实验组)、对侧假手术自身对照(对照组)干预,分别于造模4、8、16、24周随机各处死12只。观察各组股骨内髁大体形态变化,取股骨内髁软骨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股骨内髁软骨的组织学变化并进行Mankin病理评分。[结果]通过大体观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股骨内髁软骨逐渐出现色泽改变、表面磨损、开裂、缺损及骨赘形成。通过HE和甲苯胺蓝染色,发现PCL切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出现软骨结构毛糙到解体,软骨细胞增生肥大到细胞减少、基质染色变浅到失染等异常。通过Mankin病理评分,发现PCL切断后4~24周,股骨内髁软骨Mankin评分呈现时间依赖性的增加,各时间点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L断裂可引起股骨内髁软骨退变的快速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