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临床上畸形子宫早孕并不多见,如果行常规人流手术,因操作困难,会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通过对2年15例畸形子宫早孕的患者施行药物流产后,发现手术成功率可达73.3%,而不全流产率为20%,失败率为6.3%。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0年1月~2002年1月来我院早孕流产时发现子宫畸形15例,年龄为18~40岁,停经38~60天,妊娠1~4次。1.2诊断方法15人中只有5人自诉有畸形子宫病史,其他均通过B超及妇科检查得知。1.3终止妊娠方法均采用药物流产,即米非司酮片,早上100mg,下午50mg,饭前2h口服,中间间隔12h,2天后顿服米索前列醇3片(600mg),并留院观察。1.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科住院接受治疗的96例糖尿病足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糖尿病足病的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及功能锻炼健康指导,干预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入组时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患肢的小腿围(小腿最粗处),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4周后小腿围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小腿围不变率为81.25%,对照组小腿围不变率为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肌肉萎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和单用硫辛酸治疗(对照组)。分别应用硫辛酸注射液6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3次/d)治疗3w及单用硫辛酸注射液6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治疗3w。主要终点指标为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次要终点指标神经症状TCSS评分。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1)两组治疗3w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2)治疗3w后,治疗组T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比单一使用硫辛酸治疗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宫颈糜烂与尖锐湿疣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治疗此类疾病有许多种方法。笔者运用德国百克顿药厂生产的爱宝疗(ALBOTHYL)浓缩液治疗宫颈糜烂和尖锐湿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自我院门诊2002年8月17日~2002年11月22日收治的宫  相似文献   
5.
6.
朱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49-195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吡格列酮组,对照组联合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吡格列酮组每天加服吡格列酮15 mg治疗12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RP、TNF-α水平,评估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IR)变化.结果: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显著下降(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吡格列酮组治疗后FPG、2hPG、HbAlc、IR显著降低(P<0.01),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由于只有单纯的中医理论指导,而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的支撑,故而广受争议。与此同时,OPG/RANK/RANKL信号轴的发现又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大突破。因此,笔者立足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基于中医脏腑亏虚立论,从OPG/RANK/RANKL信号调控机制探讨中医学从"瘀证"论治骨质疏松症的合理性,从而为中医从"瘀"辨治OP以及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现代医学病名,本病在中医古籍中应隶属腰痛病范畴。对腰痛病症治的认识,先秦、秦汉之际以劳伤及寒客太阳立论,以针刺太阳为治;汉唐以肾虚复感风寒湿邪立论,以补肾祛风散寒除湿为治;宋元明清认为脾肾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以补脾肾兼以驱邪为治。中医古籍中关于腰痛病症治的记载,对今天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并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620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按照是否并发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在T2DM之后或同时确诊)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并发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2DM并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依次为:消化系统210例(44.87%)、呼吸系统112例(23.93%)、女性生殖系统75(16.03%)、泌尿男性生殖系统19例(4.06%)、血液系统16例(3.42%)、内分泌系统14例(2.99%)、其他22例(4.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968)、高龄(OR=3.039)、糖尿病病程长(OR=4.383)、合并心血管疾病(OR=5.229)、胰岛素治疗(OR=2.492)是T2DM并发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较高,以消化道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男性、高龄、糖尿病病程长、合并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治疗是T2DM并发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本院的肾移植术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組给予包括肾移植术相关知识、免疫抑制剂用药管理、并发症预防、随访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授权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症状管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030,7.812,7.999,P<0.05);社会心理行为、饮食行为、治疗行为、躯体活动行为等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599,8.646,8.086,4.214,P<0.05,P<0.01);服药依从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1,P<0.05)?【结论】授权教育有助于增强肾移植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