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由于只有单纯的中医理论指导,而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的支撑,故而广受争议。与此同时,OPG/RANK/RANKL信号轴的发现又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大突破。因此,笔者立足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基于中医脏腑亏虚立论,从OPG/RANK/RANKL信号调控机制探讨中医学从"瘀证"论治骨质疏松症的合理性,从而为中医从"瘀"辨治OP以及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现代医学病名,本病在中医古籍中应隶属腰痛病范畴。对腰痛病症治的认识,先秦、秦汉之际以劳伤及寒客太阳立论,以针刺太阳为治;汉唐以肾虚复感风寒湿邪立论,以补肾祛风散寒除湿为治;宋元明清认为脾肾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为标,以补脾肾兼以驱邪为治。中医古籍中关于腰痛病症治的记载,对今天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与肠道疾病是常见的两种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内经》"肺合大肠"理论,探讨肺、大肠与肠道微环境和骨质疏松的关系,为OP的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更好的发挥中医整体观念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萆薢分清饮为临床常用方,为深入的挖掘其临床应用价值,该文着重去分析整理了历代中医有关此方的论述,并探讨其在现代临床应用,去体现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从而提高该方临床使用疗效。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临床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防治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对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按历史年限,对历代关于此病之病因病机及其治则记载作一梳理总结,从而为现代临床治疗此病提供行之有效的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愈加广泛,但因缺乏现代科学依据而受争议。为此,本文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中西医结合角度,从OPG/RANK/RANKL信号调控机制探讨从瘀论治股骨头坏死的合理性,为中医辨治NONFH及相关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老年性疾患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治疗OP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药治疗OP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多角度、多靶点、整体调节,且副作用少、疗效稳定等优势。故而,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系统总结梳理目前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及中成药等在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及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从而防治OP实验研究,以期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OP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内经》“肺热叶焦,则生痿躄”理论明确提出中医肺脏与痿证即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病具有相关性。笔者将集中探讨肺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相关性,并列举由肺病导致的其他脏器病变所致的肺-肾-骨质疏松症;肺-脾-骨质疏松症以及肺-肝-骨质疏松症之间发生的关联性,希望能为现代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可行的中医学理论依据,更好地体现及发挥中医药在此病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椎体成形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早期使用椎体成形术对椎体进行有效撑开,防止了椎体的进一步塌陷和脊柱力学失稳,减少了卧床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进一步明确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生物力学特点和机制对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的飞速发展,有限元分析(FEA)在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FEA因其具有数字化建模、仿真度较高及运算精准等优势,在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生物力学研究中应用日趋成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综述近年来FEA在OVCF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术前、术后以及椎体本身及相邻椎体的生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的FEA成果,从力学机制角度对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思路,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