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基强的松龙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减压前30min给予MP 1000mg冲击.76例减压术后第1日起每日200mg递减,术后第5d停药.术后出现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6例,其中3例MP用法同上;另3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时即刻按NASCIS-Ⅱ方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术后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另6例术后出现脊髓IR损伤,其中术后MP每日200mg递减治疗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1例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2例术后1年随访时肌力恢复满意但肢体仍有麻痛感;采用NASCIS-Ⅱ方案治疗的3例患者中,2例于治疗后48h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于术后1个月双下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结论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减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MP,具有预防和治疗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减压手术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且获得2~6年随访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6例,男49例,女57例;年龄70~82岁,平均76.3岁;病史4~10年,平均6.7年。42例并存1种内科疾病,55例并存两种或以上的内科疾病。均经过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术前联合内科诊治并存的内科疾病。95例行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采用椎板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2例次,经对症及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单纯减压组术后3周配戴腰围下床活动;内固定组术后3~5d下床活动。平均随访3年10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9.64±11.07分改善至16.81±7.36分。所有患者连续行走从术前不足15min改善到至少30min。95.2%患者自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积极控制并存内科疾病的基础上,手术减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单纯后路多节段全脊椎切除,侧后凸畸形矫正技术的手术矫治效果和临床风险性。方法2003年1月~200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38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单纯后路多节段全脊椎切除的方法。全部病例手术前均行站立位X线脊柱全长片、核磁共振和三维CT重建等辅助检查,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手术前后侧后凸的矫正率、术中脊柱短缩,手术后整体平衡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进行1.5~3个椎体的全脊椎切除,术中测量脊柱短缩42 mm(31~62 mm),手术平均用时348 m in(280~510 m in),手术中平均出血量2010 m l(1400~3200 m l)。全部病例经过1~2.5年的随访,侧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56.3%(51.2%~64.2%);后凸畸形平均矫正率为75.6%(67.8%~81.4%)。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手术并发症包括3例出现一过性的脊髓损伤症状(1例一过性双侧下肢不全瘫、2例一过性单侧下肢不全瘫)和6例神经根性疼痛,未经特殊处理恢复正常,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经胃肠减压处理症愈。结论对于严重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单纯后路顶椎附近多个椎体全脊椎切除技术三维矫正效果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 例,均为男性,年龄 18~27 岁,平均 22 岁。骨不连时间 10 个月~8 年,平均 1 年 8 个月。左侧 8 例,右侧 6 例,均为闭合性挫伤。9 例在受伤初期曾用石膏固定 2~4 个月,4 例损伤初期未被及时发现,1 例在骨折后 1 年骨不连行切开植骨术,但术后 1 年复查见植骨吸收。骨折仍未愈合。全部病例均有腕部不同程度的酸痛无力及活动受限。X 线片见舟状骨骨折间隙 2~5 mm,7 例骨折断端硬化,1 例骨折断端骨质吸收有囊性变。12 治疗方法 腕部及同侧髂嵴部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在 X 线电视透视下将一 16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一过性瘫痪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ACDF患者1550例。男性992例,女性558例,平均年龄43.2(23~84)岁。所有患者均随访10个月以上。将病例资料按手术节段数、性别、年龄、颈椎病类型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例出现一过性瘫痪,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0.6(35~61)岁。总发生率为0.90%。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中年患者、双节段及多节段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结论 ACDF术后一过性瘫痪是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血肿压迫、脊髓水肿、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可能的致病原因。早诊断、早干预可望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70年代初,Allen等首先发现了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PMN)的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并逐步建立了PMN-CL测定方法[1],它可见于检测PMN的氧化代谢功能及血清调理活性,为观察新生儿PMN的功能,给检测新生儿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供客观依据,我们测定了43例新生儿的PMN-CL,现总结如下。检测对象和检测方法一、检测对象43例新生儿男26例,女17例。日龄为生后3~7天,其中生后3天29例,生后5~7天14例。胎龄35~37周8例、~42周26例、~44周9例。平均出生体重33409,所有小儿均为顺产,无窒息、感染…  相似文献   
7.
手术辅以规则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随访10年以上的经腰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后给予规则的康复治疗及指导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筛选10年以前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10年来一直进行随诊并居住在北京,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随访时能配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访年限为26年,观察经腰椎板减压髓核摘除辅以规则康复训练10年以上的结果,影像学改变,测量突出间隙手术前与现在的椎间隙高度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相邻的上下椎间隙的退行性变情况。结果:140例全椎板或部分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患者,112例患者可正常生活和工作,1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2~10年时因椎间盘突出复发行再次椎间盘手术,本组椎间隙平均降低(5.50&;#177;1.51)mm,15例患者出现邻近间隙的退行性变。结论:经腰椎管减压髓核摘除辅以康复训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远期疗效良好;手术间隙出现狭窄的时间较早、程度较重,相邻间隙较少发生退行性变,脊柱的稳定性受影响较小;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椎小关节的完整性,并保留相对正常的髓核组织;规则的康复训练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下不同入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麻下经皮后外斜入路与椎板间孔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3年6月至2008年10月,对57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男32例,女25例;年龄17~79岁,平均42岁.内窥镜手术入路分别采用后外斜入路与椎板间孔入路.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入路的治疗结果、并发症、二次开放手术等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最长5年4个月,最短12个月,平均22.4个月.采用后外斜入路22例,椎板间孔入路35例,其中各有1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各有1例术后出现感染.后外斜入路突出的部位更靠外侧.椎板间孔入路不考虑髂棘的高低,突出部位为中央型和旁中央型.后外斜入路组手术前、后平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为74.36,13.91(P<0.001),椎板间孔入路为77.45,12.56(P<0.001),术前和术后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后外斜入路优良率为86%.椎板间孔入路优良率为89%.结论 两种入路各有不同的适应证,手术过程明显不同,但只要选择恰当,均能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廉养杰  朱守荣 《河北医药》2011,33(14):2184-2184
骨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奇正消痛贴是西藏宇妥藏药研究所根据藏医传统验方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选用西藏高原特有的天然野生药材独一味等,应用现代超低温真空冻干技术精心研制而成的纯正藏药。  相似文献   
10.
髂股动脉即指腹股沟韧带以上的髂外动脉和腹股沟韧带以下的股动脉。因栓塞常发生在此处 ,栓子有一定长度 ,髂外动脉和股动脉内均有血栓 ,故称为髂股动脉栓塞。我院 10年来收治 8例急性髂股动脉栓塞病人 ,均因肢体坏死而截肢 ,1例死亡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2 2岁 ,平均 6 0 4岁。其中左下肢 7例 ,右下肢 1例。患者起病到就诊时间 14~ 4 8h ,临床表现为 5P征 ,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或动脉造影证实。2 治疗方法及结果本组病例一经确诊 ,均行抗凝、扩血管、溶栓治疗 ,采用头高足低位。 3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