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用兔Vx-2细胞株建立口腔Vx-2肿瘤模型。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经口内和口外两种途径植入Vx-2细胞株,建立兔颊部Vx-2肿瘤模型,通过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和病理HE染色来对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无论口内、口外植入瘤株,颊部Vx-2肿瘤易于成活,操作简单,接种成功率高。HE染色显示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兔口腔Vx-2肿瘤模型可以建立,适合于口腔肿瘤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对于颌骨新生过程中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狗5只,于两侧颏孔区形成骨折,右侧以低能量激光照射骨折区,每日一次10min(每日总剂量108J),持续12d,采用免疫组化抗体PCNA测量骨折边缘新生骨细胞增生量。结果两侧均有PCNA阳性反应细胞,右侧骨折缺损区正反应细胞大量增生,与左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低能量激光能刺激和促进骨新生,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激光和5-Fu缓释植入剂联合治疗对兔颊部Vx-2肿瘤抑制和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种兔100只,于颊部植入Vx-2肿瘤组织,随机分为5组(n=20),激光和5-Fu缓释剂单独和联合治疗,通过抑瘤率和PC-NA的表达对化疗效果初步评价。结果5周后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有较明显缩小,PC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激光和5-Fu缓释植入剂联合治疗肿瘤可能优于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光动力学疗法(PDT)联合5-氟尿嘧啶(5-FU)在治疗口腔鳞癌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建立100只VX-2口腔鳞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通过肿瘤体积测量、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等方法 评价肿瘤抑瘤率、生长状态、p53蛋白表达情况来反应PDT联合5-FU的疗效,各组数据比较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第5周观察:①各组抑瘤率分别为静脉给药组39.9%±15.9%;5-Fu缓释剂组73.8%±22.3%;PDT组50.6%±21.8%;联合治疗组93.6%±19.5%,联合治疗组抑瘤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HE染色镜下观察联合治疗组较其他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核分裂像罕见,细胞大量死亡或凋亡.③免疫组化测得联合治疗组p53阳性表达率为1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口腔鳞癌治疗上PDT与5-FU缓释剂联合应用较其单独应用疗效显著,可能成为治疗口腔鳞癌的一种方法 .  相似文献   
5.
5-FU是治疗头颈部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但副作用大,5-FU缓释剂型的出现拓展了肿瘤治疗的领域.目前,激光联合5-FU缓释剂治疗口腔恶性肿瘤成为其综合治疗的方向之一.现就该联合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髁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髁突骨折38例,其中陈旧性骨折3例、新鲜骨折35例,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26例,单侧髁突骨折32例、双侧髁突骨折6例,髁突头部骨折4侧、髁突颈部骨折31侧、髁突基部骨折9侧.术后观察开口度、开口型、咬牙合关系、咀嚼力及骨折愈合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开口度、开口型、咬牙合关系评估,优良率为89.5%(34/38).术后咀嚼力优34例,良3例,较差1例.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34例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3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因复位固定位置多骨折线未能达到解剖复位;1例术后因感染螺钉、钛板松动,髁突有再移位(角度<10°).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疗效确切,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7例中多形性腺瘤44例、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23例均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结果:67例术后均一期愈合,有4例出现暂时性面瘫,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2肌内注射,1~3个月后恢复。术后随访1~7年无一例复发。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值得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