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旨在初步探讨A/Shanghai/4664T(H7N9)和A/Puerto Rico/8/34(H1N1)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发病特点,为H7N9致病机制与防治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同等剂量(5×103TCID50)流感病毒滴鼻感染BALB/c小鼠,分析其在感染后体重、肺指数、病毒载量和肺组织病理的变化情况。结果 H1N1PR8感染组和H7N9感染组小鼠在7 d内体重均持续减低,H1N1 PR8组较H7N9组降低更为明显;在感染后3 d H7N9组与PBS组肺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感染后7d H7N9组与PBS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H1N1PR8组比H7N9组感染后3 d肺指数显著增高(P0.05),但感染后第7天无显著差异(P0.05)。H1N1 PR8组和H7N9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3天均显著升高,但两组无显著差异;第7天两组病毒载量均有所降低,但H7N9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H1N1 PR8组(P0.05)。H1N1 PR8在感染后3 d主要病理变化为炎症细胞浸润和水肿,而H7N9组主要轻度炎症细胞浸润;在感染后7 dH1N1 PR8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出现大面积肺水肿;H7N9组表现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H7N9和H1N1 PR8感染BALB/c小鼠均可发病,但发病特点有所差异,H7N9病毒对鼠的适应性比H1N1 PR8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初治肺结核临床治愈后残留空洞的诊断再评价.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对初治痰菌阳性肺结核在完成短程化疗后痰菌阴转、达到临床治愈、但x线胸片检查仍残留空洞的67例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经皮肺穿刺活检(PLB),对肺结核合并疾病的诊断进行再评价.结果 67例患者BAL证实结核杆菌阴性,经过知情同意后,其中的59例患者进行了PLB 62例次,发现肺癌2例次(鳞癌1例,腺癌1例),真菌感染5例次(曲霉菌2例、隐球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5例次、细菌培养阳性3例次(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各1例次).结论 即使在肺结核诊断成立并且治疗有效,对肺结核合并疾病的诊断也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临床治愈后若残留空洞,仍有必要对诊断进行评价,以免延误肺结核合并的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必要时需进行BAL或PLB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探讨CFP10-ESAT6融合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CR扩增得到CFP-10、ESAT6基因片断,将其先后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优化表达条件、用镍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带His标签的重组CFP10-ESAT6融合蛋白(rCFP10-ESAT6)。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建立rCFP10-ESAT6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以健康者血清为对照,检测170例结核患者血清的抗体。结果 重组质粒 pET28a-CFP10-ESAT6靶基因测序结果与预计设计完全一致。融合蛋白在E.coli BL21(DE3)工程菌中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0%。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直接纯化重组蛋白,纯度达到95%以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结核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与健康者血清不发生反应。CFP10-ESAT6的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8 000,CFP10-ESAT6作为包被抗原的检测结核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最佳包被浓度为0.002 μg/mL,患者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500。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ELISPOT>ELISA(rCFP10-ESAT6)>ELISA(kit)。结论 CFP10-ESAT6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有可能成为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的特异抗原,对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报道认为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病情重、预后差,近年来在免疫力正常的患者中该病报道增多[1]。肺隐球菌病被误诊为肺结核时有可见[2],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的报道却不多见,临床医生在诊断肺结核之后,对合并的肺隐球菌病认识不足或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导致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延误[3],本文报道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分枝杆菌可控表达载体,利用其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免疫保护性抗原,亲和层析纯化后分析免疫原性.方法 应用PCR扩增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乙酰胺酶编码基因启动子(pACE),构建分枝杆菌可控表达载体pMF系列;克隆Mtb嵌合抗原编码基因并用乙酰胺进行诱导表达,以Ni~(2+)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用该重组嵌合抗原Ag856A2对卡介苗(BCG)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刺激,以IFN-γ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分枝杆菌可控表达载体pMF系列,利用0.02%乙酰胺进行诱导可实现目标抗原在Ms中的高水平表达;同时利用引入的6×His标签可方便实现重组抗原的一步纯化,且该同源表达重组抗原可诱导更高水平IFN-γ的分泌.结论 以Ms乙酰胺酶编码基因启动子pACE为基础构建的分枝杆菌可控表达系统可实现Mtb抗原在Ms中的高水平表达与纯化,与大肠杆萧异源表达相比,该同源表达重组抗原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通过气雾攻击产生气溶胶的感染方式对三个品系的小鼠分别进行感染,比较三个品系小鼠在感染过程中的感染差异,从而对三个品系小鼠流感模型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流感发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和药物的开发选择合适的感染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A/Puerto Rico/8/34(H1N1)病毒株,采用气雾攻击的方法感染近交系C57BL/6、BALB/c和远交群 ICR三个品系的小鼠,每日称小鼠体重,肉眼观察小鼠状态,分别于感染后3d,7d,14d处死小鼠,取肺脏称其湿重,进行肺脏的病毒测定及病理观察。结果 三个品系小鼠均可感染,其中C57BL/6小鼠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个品系,3d 的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均明显高于ICR小鼠(P<0.05),镜下病理结果显示较其他两个品系也更明显。BALB/c小鼠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相比,体重在后期的恢复最慢,存活率比 C57BL/6高但比ICR低;肺指数和病毒载量与其他两个品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镜下病理改变相似,但弱于C57BL/6强于ICR。ICR小鼠的发病进程与其他两个品系小鼠基本相似,但体重、存活率、肺指数、病毒载量及镜下病理改变等指标均弱于其他两个品系。结论 三个品系小鼠均可建立流感气溶胶模型,但感染后的三个模型各有特点,在实验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选用合适的小鼠品系建立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HIV/AIDS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7月至8月间,已明确诊断的100名HIV/AIDS门诊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与焦虑心理分析,以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3为有焦虑抑郁症状。 结果:AIDS/HIV患者焦虑自评结果为59.82?7.52(超过全国常模),其中53%的患者得分超过62,为中度焦虑;抑郁自评结果为46.02?6.07(低于全国常模)。AIDS/HIV患者SAS和SDS得分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增加,42%的2期患者低于全国常模。结论:AIDS/HIV患者存在焦虑的异常心理状况,需要采取系列的心理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浆及初乳中病毒含量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例乙肝病毒携带产妇作为实验组,21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血浆及初乳中HBV DNA病毒含量.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初乳和血液中HBV DNA均检测阴性.实验组产妇初乳中HBV DNA含量与血浆中HBV 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Ct值和病毒载量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31和0.8053,P值均小于0.0001.实验组血浆中HBVDNA含量明显高于初乳中HBV DNA含量10~1000倍(P<0.0001).当血浆HBV DNA国际单位(IU)的Log值下降到4.7以下时,75%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初乳中病毒DNA是低于检测限.结论 血浆和乳汁中HBV DNA载量较低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可结合其它临床检测指标部分考虑采取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结核分枝杆菌(MTB)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HIV/MTB双重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HIV合并MTB感染者154例(实验组)和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357例(对照组),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TR)4种一线药物耐药性检测,比较两组患者MTB的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初始及获得性耐药、耐多药率。 结果HIV/MTB双重感染组患者总耐药率(44.2%,68/154)、初始耐药率(42.2%,19/45)、初始耐多药率(13.3%,6/45)、STR总耐药率(31.8%,49/154)和初始耐药率(28.9%,13/45)显著高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33.9%、25.0%、3.8%、22.7%、11.4%)(P均<0.05)。INH、RFP、EMB耐药率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患者获得性耐药率(39.1%,88/225)和获得性耐多药率(19.1%,43/225)分别高于初始耐药率(25.0%,33/132)和初始耐多药率(3.8%,5/132)(χ2= 16.785、P < 0.001;χ2= 7.393、P = 0.004)。 结论HIV/MTB感染者分离的MTB对一线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其中STR耐药最为严重,提示临床治疗应重视HIV/MTB双重感染者的结核耐药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B ELISPOT)和乳胶凝集试验(LA)联合检测对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8年9月我中心呼吸科收治的疑诊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76例,均同时作TB ELISPOT、LA检测和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76例患者中,经病原学和病理学确诊为肺隐球菌病15例,肺结核22例,其中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8例.经检测L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TB ELISPO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和94.4%,8例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LA和TB ELISPOT均为阳性.结论 LA和TB ELISPOT联合检测对肺结核合并肺隐球菌病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