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瘦素、胆囊收缩素、血脂与胆石类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缩胆囊肽(CCK)、血脂、胆固醇与Gs和HS两类胆石病关系。方法比较检测339例胆囊结石(Gs),67例肝胆管结石(HS)病员,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leptin、CCK、胰岛素、肝功能、血脂、脂蛋白等,评价各检测指标间关系。结果GS组leptin、CCK、BMI、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GGT、APO-a显著高于HS组(P〈0.05);GS组内leptin与CCK、BMI、胰岛素、转氨酶、胆红素、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HS组内leptin与CCK、BMI、胰岛素、转氨酶、胆红素呈正相关(P〈0.01),与白蛋白、APO-a呈负相关(P〈0.05)。结论Leptin参与调控脂质代谢,两类胆石Leptin、血脂等存在明显差别,从调控脂质代谢角度探讨Leptin在两类胆石中的作用可能对阐明胆石成因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再次肝移植术的手术适应证、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3年4月我中心进行的612例肝移植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16例再次肝移植,再次肝移植率2.61%(16/612).两次移植间隔时间(即首次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6.2±18.3)个月(10 d至64个月,中位时间9.5个月).再次肝移植后总体病死率50%(8/16),围手术期病死率18.75%(3/16);再次移植物存活时间为(37.4±34.3)个月(3d至94个月,中位时间39.5个月);受者平均生存时间(53.6±33.9)个月(10 d至94个月,中位时间57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48.3%.结论 对于肝移植术后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再次肝移植是合理、必要和可行的救治手段.再次肝移植在首次移植6个月后进行,有利于降低再次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瘦素、胆囊收缩素与脂肪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瘦素、胆囊收缩素与脂肪代谢、动物摄食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小肝癌的一个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射频消融途径有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及开腹射频消融。但经皮途径较难处理特殊位置肝癌且易导致合并症[1-2],而开腹射频消融对某些全身情况差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也不适宜[3-4]。肝癌腹腔镜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可在一  相似文献   
6.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色氨酸犬尿氨酸代谢途径的限速酶.IDO在抗病毒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他能介导IFN-γ病毒及有免疫调节和致免疫耐受功能.本文就其在抗病毒免疫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瘦素、胆囊收缩素与脂肪代谢、动物摄食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亲体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期间共完成亲体肝移植25例,其中有2例发生脾动脉窃血致小肝综合征,均采用介入技术经皮行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行脾动脉栓塞术后,2例患者腹水逐渐减少,转氨酶水平、血小板及白蛋白水平及肝功能较快恢复正常。栓塞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仍基本正常。结论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所致小肝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了解肝移植术后,基于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减量的吗替麦考酚酯(MMF)免疫抑制方案改善肝移植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3年内资料完整的124例肝移受体术后CNI相关肾损害发生情况,总结基于CNI减量的MMF免疫抑制方案改善肝移植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结果 124例肝移植受体中,有14例(11.29%)发生CNI相关肾损害,其中5例(5/22)发生于环孢素A(CsA)组,9例(9/102)发生于他克莫司(TAC)组,术后发生肾损害的时间为(12.92±9.04)个月(1~31个月).TAC剂量降低约55%[(2.6±1.14)mg/d与(1.1±0.22)mg/d;t=3.000,P=0.040],CsA剂量降低约70%(370±179)mg/d与(105±27);t=3.359,P=0.028,MMF平均剂量为(1.05±0.15)g/d(0.5~1.5 g/d).免疫抑制方案调整后平均随访时间(6.00±3.37)个月(3~14个月),14例肾损害受体血清肌酐从(139±46)μmol/L降到第1、2、3个月的(122±46)μmol/L(t=3.152,P=0.004)、(114±53)μmol/L(t=4.180,P=0.001)和(93±18)μmol/L(t=4.721,P=0.000);肌酐清除率从(52±21)ml/min增加到第1、2、3个月的(63±22)ml/min(t=-3.439,P=0.004)、(69±25)ml/min(t=-4.207,P=0.001)和(79±25)ml/min(t=-6.149,P=0.000).71.43%(10/14)CNI相关肾损害受体血清肌酐水平恢复正常,21.43%(3/14)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降低,7.14%(1/14)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 基于CNI减量的MMF免疫抑制方案能持续显著改善肝移植术后CNI相关肾损害,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LLR)对合并血小板减少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因肝细胞癌行LLR的14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计数(PLT)是否<100×109/L分为PLT减少组和PLT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比例、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是否放置引流管、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数据,探讨PLT水平对LLR出血量的影响和手术的安全性。 结果141例患者完成LLR,术中均未输注红细胞悬液,PLT减少组和PLT正常组的中位出血量分别为100 mL和50 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两组间肝门阻断比例、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浆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减少组放置引流管的比例明显高于PLT正常组(94.29%比78.50%,P=0.040);PLT减少组与PLT正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比10.28%,P=0.149);两组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7 d和6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 结论通过仔细解剖、适当地肝门阻断和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肝细胞癌患者实施LLR是安全、可行的,经验丰富的腹腔镜肝脏外科医师还可以做到无输血LL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