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999年12月-2010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手重度冻伤患者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42~60岁.冻伤面积1%~9%TBSA,深Ⅱ~Ⅳ度.重度冻伤部位分布:双手腕关节以远4例,双手掌指关节以远6例,左手近指间关节以远7例,其中拇指20处、示指19处、中指22处、小指23处.手术时间:9例患者伤后3~7 d,8例患者伤后20 d.均采用胸腹部皮瓣修复,4~6周断蒂.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1999-2007年本科应用扩张器法共完成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均以自体肋软骨为支架,年龄5~24岁,平均年龄8岁. 1.2 手术方法①一期手术: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选择50 mL肾形扩张器,切口选择在颞部发际线距毛发1~2 cm,平行于扩张器,将扩张器置于耳后标记范围,切口3~5 cm,在颞筋膜表面层次分离,超出扩张器标记范围0.5~1.0 cm,分离时尽量向残耳方向分离,将残耳皮肤充分分离,暂可不取出耳软骨,向前分离以不超过颞浅动脉分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手术修复的理想方法。【方法】30例患者,采用皮肤扩张器,行耳后皮肤扩张以提供皮源,以自体肋软骨为耳支架,进行外耳再造。【结果】共30例经8年随访观察,再造耳廓皮瓣颜色、柔软度、感觉功能方面都达到了较好效果,且轮廓清晰,患者基本上都比较满意。【结论】经耳后扩张皮肤后,为耳再造术提供了充足的皮肤,结合自体的肋软骨支架移植,是外耳再造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内正常情况下有脂肪垫支撑,使夹角维持在30°~40°,保持十二指肠水平段夹在其中不受压迫。若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短期内体重显著下降等情况,导致脂肪垫内的脂肪组织减少,从而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上消化道梗阻即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对严重烧伤合并SMAS国内报道较少,我院2012年成功救治1例特大面积烧伤合并SMAS。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成功救治特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的临床经验。【方法】治疗1例95%总体表面积(Ⅲ°85%总体表面积)烧伤患者,在积极补液复苏、抗感染、纠正肾功能不全及维护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基础上,于伤后5 d行四肢Ⅲ°创面切痂自体微粒皮大张异体皮移植术,伤后3周再行背、臀、四肢部残余创面清创,分期自体邮票皮+异种(猪)皮相间移植术。患者因反复呕吐、腹胀3 d,于伤后20 d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等措施,纤维胃镜下放置鼻肠管置入空肠,行肠内营养支持及静脉高营养维持。【结果】患者于伤后21 d呕吐、腹胀消失,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明显好转。伤后38 d创面已基本愈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措施,在积极处理烧伤创面,合理应用自体皮,同种异体皮、异种皮覆盖创面,鼻肠管置入空肠,行肠内营养支持及静脉高营养辅助治疗是防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本组手部烧伤患者30例(30只手),男性25例,女性5例;6~11岁10例,20~30岁15例,40~50岁5例.其中电烧伤12例,热压伤10例,强碱烧伤8例.均为Ⅲ度烧伤,以手背为主,有部分肌腱、关节囊及骨外露.于烧伤后3 d以内手术17例,3~7 d手术13例.其中腹部轴型皮瓣15例,任意皮瓣5例,腹部筋膜皮瓣8例,腹部薄皮瓣2例.皮瓣最大面积15 cm×20 cm.腹部皮瓣断蒂时间为术后3周.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的术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采用不带皮肤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创面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7~59岁.碾挫撕脱伤9例,热压伤3例,深度烧伤2例.创面均位于足背,均伴有肌腱外露或断裂,骨外露4例,跖骨、舟骨及骰骨骨皮质坏死2例.创面范围为10 cm×6 ccm~20 cm×10 cm.损伤至手术时间1~21 d,平均5.8 d.术中切取筋膜瓣11 cm×8 cm~23 cm×11 cm.供区直接缝合关闭. 结果 供区均I期愈合.11例创面I期愈合,筋膜瓣成活;2例筋膜瓣远端断层植皮成活不良,经补充植皮愈合;余1例因局部感染严重和骨外露,筋膜瓣远端1/3坏死,经换药补充植皮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供区均无明显瘢痕、凹陷、肌皮粘连.蒂部稍有隆起,小腿轮廓良好,足部功能活动良好,其中2例行蒂部修整.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能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量,可修复足背较大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比较足踝部创面修复术中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小腿内外侧皮瓣的效果.方法 足踝部创伤30例,缺损范围3 cm×6 cm~30 cm×15 cm,随机分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A组)和小腿内外侧皮瓣修复组(B组),每组各15例,所有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封闭.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A组无并发症,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修复创面最大30 cm×15 cm,供区创面封闭好;B组5例远端1/3坏死,植皮后愈合,修复创面最大18 cm×10 cm,3例供区创面植皮成活差,5例修复足背创面的皮瓣张力大,瘢痕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创面效果优于小腿内外侧皮瓣.  相似文献   
10.
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是烧伤早期死亡率高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自2005年5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呼吸道烧伤患者2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