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通过脑膜中动脉(MMA)栓塞的方法治疗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ATEDH)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2月收治的3例MMA栓塞治疗ATEDH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超早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有效止血,消除血肿进展风险。结论 选择性MMA栓塞术超早期治疗ATEDH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治疗,降低患者花费,使患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沈阳和营口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E、LUNAR公司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沈阳地区和营口地区2001~2008年来我院体检的3738例健康受试者进行骨密度测定,测量部位为正位L1~L4以及髋部(包括左右股骨颈neck、大粗隆troch、粗隆间Ward三角).结果 沈阳和营口地区男女各部位骨密度峰值均在30~39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骨密度开始下降,女性50~60岁骨密度下降速度明显高于男性,男性60~70岁骨密度值明显降低,骨量丢失率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升高.沈阳地区和营口地区各年龄段骨密度均不相同,营口地区骨密度的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沈阳地区,其中男性较为明显.结论 本研究为沈阳和营口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对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并分析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接受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经颅多普勒对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情况。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迟发性脑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160 cm/s对迟发性脑缺血的预测准确率最高,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42.4%。改良Fisher分级(OR=3.27,P=0.02)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60 cm/s (OR=10.24,P=0.04)与迟发性脑缺血有显著统计学相关性。结论经颅多普勒可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早期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60 cm/s和改良Fisher分级都是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全程成像(iFlow)和灌注血容量(PBV)成像在富血管脑膜瘤术前栓塞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富血管脑膜瘤患者,共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iFlow、PBV软件行造影后影像学后处理,评估肿瘤的供血情况,其中供血动脉为ManelfeⅠ、Ⅱ型者行栓塞治疗,Ⅲ型者不行栓塞治疗。栓塞术后1~3 d行肿瘤切除术。 结果21例患者iFlow、PBV成像均显示肿瘤血供极其丰富。其中17例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栓塞后肿瘤供血动脉不显影,肿瘤无明显染色;4例未栓塞。栓塞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44±276)ml,未栓塞者为(975±17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是否栓塞是影响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影响因素(F=8.774,R2=0.316,P=0.008)。21例患者肿瘤均为全切除(Simpson分级Ⅰ级)。患者均未发生与栓塞和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iFlow、PBV成像可很好地显示富血管脑膜瘤的供血情况,有助于决策是否行术前栓塞;可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图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诊断明确为AVM的6例患者,术前均行MRI与3D-DSA检查,并行MRI与3DDSA影像融合。根据MRI与3D-DSA融合图像进一步制定手术方案行显微直视手术切除。结果所有患者MRI与3D-DSA融合图像不仅可清楚的显示AVM与周围神经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对部分合并微小动脉瘤或小血管畸形的患者可清晰的显示病变在血肿或脑组织之间的位置。所有患者行显微直视手术切除术后均恢复良好,复查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畸形血管团残留。术后6例患者均行MRI随访,AVM均无复发,同时未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再出血。结论 MRI与3D-DSA融合图像可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AVM提供更多重要信息,有效的辅助AVM手术的术前规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镜像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动脉瘤破裂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内镜像动脉瘤46例92枚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收集动脉瘤15个形态学参数和5个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动脉瘤破裂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和阈值。结果 破裂组动脉瘤形状不规则、子囊形成发生率多于未破裂组,最大径、高度、宽度、最大深度、瓶颈因子(bottle neck factor, BNF)、纵横比(aspect ratio, AR)、尺寸比(size ratio, SR)、高宽比(height/width, H/W)、深宽比(Hmax/width, Hmax/W)大于未破裂组,平均壁面剪切力、标准化壁面剪切力小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位于分叉部、瘤颈宽度、载瘤动脉直径(diameter of ...  相似文献   
7.
大脑中动脉(MCA)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常见部位,血管内治疗是MCA狭窄患者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术后高灌注综合征(HPS)及高灌注脑出血(HICH)是严重的并发症,且与不良预后相关。HICH的发生离不开HP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脑血管自身调节机制受损、血-脑屏障结构受损以及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的作用均可能参与了HICH的发生、发展。结合HPS影像学征象有助于HICH的诊断。虽然采用预测HPS的方法评估HICH的发生风险有局限性,但通过预测并防治HPS,有助于避免其进展为HICH。未来尚需更多的研究以获得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4例(27.7%)。经统计学分析:性别、垂体腺瘤卒中、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手术全切除5种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是影响本组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全切除与否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指心脏内膜表面因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疾病。I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受损心瓣膜内膜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瓣膜内皮损伤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赘生物,菌血症时血液中的细菌黏附于赘生物并在其中繁殖,以及病原菌与瓣膜基质分子蛋白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等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其预后。结果自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1412例垂体瘤病例。其中,15例术后肿瘤残留的患者短期内接受了再次手术。包括初次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再次开颅肿瘤切除术4例;初次经鼻蝶手术,再次经鼻蝶手术9例;初次开颅手术,再次经鼻蝶手术2例。再次手术后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3.5~10.2年。结论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