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腾冲县居民伤害死亡发生特点、变化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开展伤害的预防和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腾冲县2007-2013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2010)、Excel 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3年,腾冲县伤害死亡2795例,伤害粗死亡率61.67/10万,标化死亡率64.83/10万,占总死亡的13.02%,居全死因顺位的第3位。7年监测数据显示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最明显。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砸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占伤害死亡的76.71%。男性年平均死亡率86.72/10万,标化率90.80/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35.02/10万,标化率37.08/10万,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2.48倍,道路交通事故和自杀是导致腾冲县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组伤害导致的主要死亡原因不同,0~岁主要是意外的机械性窒息,1~14岁以淹死为主,15~44岁组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45~64岁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65岁及以上年龄组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已成为腾冲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根据其变化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8例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控制血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中心住院确诊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13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咯血症状明显,空洞形成率高,痰集菌阳性率高.肺结核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单纯肺结核组高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0.05);单纯肺结核组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其疗效依赖于对血糖的控制.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其抗痨结局更多的依赖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结核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即Addison's病的主要病因.Addison's病较少见,其起病隐匿,初期症状轻且不典型,易致漏诊或误诊.我中心2004年-2007年收治了3例肾上腺结核并Addison's病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MR)评价居民死因登记报告质量,校正常规监测居民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37 538户居民逐户调查人口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死亡率95%可信区间(CI).结果 云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漏报率和婴儿死亡漏报率分别为19.86%和44.74%;校正报告死亡率和校正报告婴儿死亡率分别为7.04‰和32.29%.;估计总体死亡率和总体婴儿死亡率95%CI分别为6.89%.~7.18%和23.02‰~41.57%.结论 使用捕获一再捕获方法可以校正低估的全死因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适时开展漏报调查,是有效弥补常规监测不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云南省6县(区)≥18岁常住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M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6个国家疾病监测点≥18岁常住居民3 600人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依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的M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筛查出568例MS患者,患病率为15.8%,标化患病率为14.8%.男性MS患病率为17.5%,明显高于女性(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8,P=0.007).18~岁(青年组)、45~岁(中年组)、60岁及以上(老年组)人群MS患病率分别为11.2%、23.0%和21.7%.中年组、老年组患病率相当,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25和39.17,P<0.01).男性中年组MS患病率最高(23.2%),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趋势x2值为126.14,P<0.01).青年组男性MS患病率(16.0%)明显高于女性(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2,P<0.01),老年组女性(29.6%)明显高于男性(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2,P<0.01).MS各组分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低HDL-C(34.4%)、血压升高(29.3%)、高TG(28.7%)、血糖异常(18.0%)、中心性肥胖(14.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年组、老年组MS的患病风险高于青年组(OR=2.496,95% CI:1.979~3.150; OR=2.351,95%CI:1.688~3.274);吸烟者患病风险高于不吸烟者(OR=1.299,95%CI:1.011~1.668);过量饮酒者患病风险高于不饮酒者(OR=1.572,95%CI:1.059~2.334);静态生活方式者患病风险高(OR=1.953,95%CI:1.185~3.219);有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风险高于没有家族史者(OR=1.584,95%CI:1.232~2.038; OR=2.157,95%CI:1.322~3.518).汉族MS的患病风险高于其他少数民族(OR=0.661,95%CI:0.520~0.840).结论 云南省居民MS患病率较高,建议根据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MS相关慢性病带来的健康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云南某砒霜厂工人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与砷的代谢转化关系;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群基因特异DNA损伤的方法.方法 选择云南某砒霜厂一线工人37例(高暴露组)、管理和后勤人员16例(低暴露组)和当地近期无毒物接触人员2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群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同时检测尿中总砷和有机砷含量,评价人群对砷的代谢转化与p53基因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高、低暴露组男性尿有机砷浓度分别为(1.18±0.76) mg/L、(0.32±0.28) mg/L,女性分别为0.23 mg/L、(0.53±0.30) mg/L;高、低暴露组男性尿总砷浓度分别为(0.48±0.37) mg/L、(0.08±0.05) mg/L,女性分别为0.11 mg/L、(0.30±0.24) mg/L.男性尿总砷和有机砷高暴露组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对照组均低于检出值下限0.02 mg/L.p53基因第5外显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Ct相对值,男性高暴露组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Ct相对值随尿中有机砷含量上升有升高趋势(rs=0.355, P=0.011);p53基因第8外显子Ct相对值,男性低暴露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男性高暴露组与低暴露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相对值与尿中有机砷含量无相关性.结论 职业砷暴露可能致p53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损伤,砷的代谢转化可能在第5外显子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人群基因特异DNA损伤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1—2015年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特征及时间趋势,为开展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2011—2015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宫颈癌(ICD-10编码为C53)的发病死亡病例.分城乡统计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截缩率、累积率(0~74岁)、趋势变化年度百分比(A...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砷职业暴露人群尿甲基砷酸水平与P53基因损伤的关系,深入认识砷的遗传毒性。[方法]选取砒霜厂95名砷接触工人作为暴露组,另选对照组55人,采集外周血和晨尿。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尿中各形态砷化合物和总砷含量,并计算一、二级甲基化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外显子5和8,通过循环阈值推算损伤后扩增效率,间接计算损伤指数。[结果]暴露组工人尿中无机砷(iAs)、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暴露组工人二级甲基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暴露组工人P53基因外显子5和8的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中砷一级甲基化指数与P53基因第5外显子损伤指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尿中砷二级甲基化指数与P53基因第5外显子损伤指数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职业砷暴露工人二级甲基化指数明显增加,体内存在较多甲基砷酸,可能是P53基因外显子5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建宁  成会荣  秦明芳 《中国肿瘤》2020,29(10):725-73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年云南省个旧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评估个旧市2015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质量,计算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截缩发病(死亡)率、累积发病(死亡)率和前10位恶性肿瘤构成等指标。标准人口采用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Segi’s 世界标准人口。[结果] 2015年个旧市登记数据的病理诊断比例(MV%)为69.82%,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为4.17%,死亡/发病比(M/I)为0.67。2015年个旧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28.96/10万,中标发病率为145.29/10万,世标率为140.30/10万,截缩率为236.45/10万,累积发病率(0~74 岁)为16.73%。2015年个旧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53.16/10万,中标死亡率为90.89/10万,世标率为89.62/10万,截缩率为127.83/10万,累积死亡率(0~74 岁)为10.52%。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肝癌、甲状腺癌、胃癌、膀胱癌、淋巴瘤、宫颈癌和子宫体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3.31%。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膀胱癌、白血病、胆囊癌、女性乳腺癌、淋巴瘤和食道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8.11%。[结论] 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女性乳腺癌是威胁个旧市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应重点防治。男性应作为个旧市膀胱癌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