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基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建立和完善神经科学相关课程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教研室开设的神经科学基础实习课中对教学内容、实施形式、教材体系等进行的改革作一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从而进一步使神经科学课程的教学在国内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立体定向手术对脑干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临床诊断为脑干脓肿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脓液抽吸+局部抗生素冲洗等治疗,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5例经手术证实为细菌性脓肿,1例为结核性脓肿,无死亡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人在随访期内未见脓肿复发,术后症状完全恢复4例,2例遗留轻度偏瘫。结论立体定向外科手术治疗脑干脓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器人Remebot辅助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伴精神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9月应用机器人Remebot辅助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的36例伴有精神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Gesell发育商量表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复查CT显示毁损范围均覆盖预定靶点,无颅内出血。术前Gesell/GMFM-88评分分别为126.5(71~236.3)分/65.1(41.2~87.4)分,术后1周分别为129(76.3~241.5)分/76.5(42.1~91.4)分,术后6月分别为132(75.8~223.8)分/76.6(42.8~93.8)分。术后1周、6个月Gesell/GMFM-88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伴精神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安全、可靠,除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外,对精神障碍的改善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路径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开发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1-2]。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近年我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先进图像引导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方法 ,明确其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7年12月至2009年1月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的1187例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94例(58.5%),女性493例(41.5%);年龄1~85岁(平均39.7岁).CT(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引导活检607例,MRI(含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引导活检580例;采用常规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手术726例,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机器人活检手术461例(含定向引导神经内镜活检).早期450例立体定向手术定位,采用CT或MRI图像测量靶点坐标方法 ,不能立体显示穿刺途径;后期737例立体定向手术定位,采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病灶方法 ,能够立体显示穿刺路径.结果 活检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1156例(活检阳性诊断率97.4%).本组中983例(82.8%)获得肿瘤学病理诊断,主要包括神经胶质瘤、转移性肿瘤、原发性淋巴瘤、生殖细胞瘤等;173例(14.6%)为非肿瘤性病变,其中包括多发硬化和瘤样脱髓鞘病变、神经变性疾病、炎性病变、寄生虫病等.活检穿刺手术并发少量血肿(<10 ml)而无神经功能障碍20例(1.7%),较大血肿(>10ml)需要外科处理(置管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9例(0.8%);活检出血导致死亡3例(0.3%).本组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 先进影像技术引导的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是一种微侵袭、可靠的脑内疾病确定诊断手段.生化成像、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立体定向引导的活检技术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混合现实远程教学模式(neurosurgical mixed-reality distance teaching model,NMDT)在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混合现实技术与网络远程交互技术构建NMDT系统,并针对相应教学目标设计实施方法。教学活动完成后,对参训的20名规培学员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分别对相同授课内容但不同授课模式(即NMDT模式和传统授课模式)进行满意度评分,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在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中,NMDT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比较,“教学目标完成度”评分[(9.20±0.68) vs. (8.25±0.70),P<0.001]及“学习收获满意度”评分[(8.95±0.67) vs. (8.05±0.92),P=0.001]等关键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他单项评分及总分比较NMDT模式均优于传统授课模式。结论 NMDT教学模式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效率、丰富教学内容等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竭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血竭经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依次回流提取分别得到3种血竭提取液,培养液稀释后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噻唑蓝法MTT检测浓度分别为0.002、0.02、0.2、2、20 mg/ml的血竭提取物,在0、12、24、36、48、60、72h7个检测点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绘制最适浓度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最适浓度培养下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0、12、24、36、48、60、72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结果 血竭乙酸乙酯提取物在0.2~2 mg/ml浓度范围内,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在2 mg/ml浓度值时促进作用最显著,处于S期的细胞[(25.80±3.10)%]较对照组[(7.50±0.70)%]显著增加(P<0.01),在此条件下培养成纤维细胞,12~72 h实验组分泌量逐渐增加,但较对照组偏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竭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可能是血竭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人口检出率为4‰~9‰。而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因部位深在,毗邻重要的神经核团、传导束及血管结构,一旦出血往往是致命的,易和其他脑干肿瘤相混淆,保守治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指出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可能有生理因素、依从性、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运用防错技术进行护理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由4例降低为0,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功能意义.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6月-2006年6月手术切除的原发胶质瘤标本60例,根据WHO胶质瘤分类法(2000年),其中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各20例,另取4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脑组织及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组织中Skp2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中Skp2表达明显低于胶质瘤组织,且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Skp2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组织中均有Skp2阳性表达,其中正常脑组织和WHOⅡ级胶质瘤中Skp2呈弱阳性,多位于胞质,WHOⅢ级和Ⅳ级胶质瘤中Skp2表达呈强阳性,阳性染色颗粒集中于细胞核.胶质瘤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也有Skp2阳性染色,且在血管周围有Skp2阳性染色的肿瘤细胞聚集.统计学分析显示,Skp2在高度恶性胶质瘤组织(WHOⅢ级、Ⅳ级)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低度恶性的胶质瘤组织(WHO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胶质瘤的恶性进展,Skp2表达逐渐增强,且由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在胶质瘤组织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中均有Skp2阳性表达.Skp2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进展、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肿瘤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